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在校大学生考研,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些经验值得参考

是丫丫呀8个月前 (05-01)阅读数 4#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在校

一、明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考研

如果是因为看着身边的人都去考研了,不想让自己落下,索性就随波追流了,这种选择考研的方式是最可怕的,就好像你做一件事并为之付出努力,你却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盲目去做最后的结果一定不是你想的那样。

所以你在走上这条路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考研,并明确自己是不是真的必须要走考研这条路。当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的时候再去准备,你才能全心全力的把心思都放在考试上,即便是当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也会想起自己当初走上这条路的初衷,也会逼着自己走下去的。

二、考研什么时间开始准备

如果你真的想好自己确实要走考研这条路的话,不如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就准备,如果从大三上半学期就开始多背背英语单词、每天做几道英语题也是不错的,至少你早些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到时候也能轻松的投入到更为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三、想好要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考研与高考不同,并不是你先考再择校,然后你要明确自己要考的学校和专业,而是你只能选择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然后奔着这个目标一直走下去。

至于你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也是要遵从你自己内心想法的,首先你要想好自己是否要考本校和本专业。考本校的好处就在于面试的时候你学校的老师可能会更偏袒自己的学生一些,而且以后在校学习的时候,毕竟很多老师都是你在大学四年有过接触的,他们能给予你的帮助也会更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在校生考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首先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本科是历史本专业,是个一本院校,在2021年春决定报考南开大学中国史专业。我的考研分数为政治73 英语75 专业课249,成绩自我认为还可以,4月收到了上岸的好消息,也拿到了通知书。

关于读研,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还要往上走一走,我本科院校是个一本,学校本身实力综合来说不算强,大四面临毕业,我学的历史专业,就业的话很难有较好的发展远景,估计最后糊口都困难,所以考研可能是我突破瓶颈的较好选择。其次,我的专业水平并不弱势且我对历史本就有着较强的兴趣,这构成了我敢于备战,敢于在研究生阶段有所突破的信心来源。最后,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择业可能会造成不可挽救的遗憾,与其在社会中盲目游荡,不如沉下心学习,打工人太难啦。

不做打工仔

既然决定考研,那么就面临择校的状况,我对于考研专业选择以及院校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考研镀金型选择。从字面上理解,此类选择的人群本身对专业发展并没有很大的追求,考研仅处于被迫之举,为了就业或者其他目的而采取的举措,我相信大部分考研人都是这样的。第二,专业深造型选择。这类考生,对专业学习有着执着的追求,期望身居于好的院校提升实力,以名师教导以展学术之志。我的建议是第二类考生,或者是有第二类想法的考生务必要选择考研,因为这是改变你当前专业落后,前景暗淡的绝佳选择。对我来说我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结合体,虽然对历史专业有着较强的兴趣,但是也并不是有着纯学术的追求,且夹杂着更多的功利性想法。我的选择是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即中国史专业。

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史专业国内院校的排名来衡量评估备选院校。当时我筛选的中国史强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结合备选学校的本身难度水平以及学校实力,我最终确定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容易考且实力较强的南开大学。在确定了方向后,我开始着手检测一下自己的实力是否和备选院校相匹配。我的做法是找到南开大学的几份考研真题,假如在未通轮复习可以解决一半试题的话就明确自己的选择(我自我检测后发现南开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并不难)。在完全确定后,便义无反顾的制定学习计划并投入实际行动。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

英语部分

英语算是大多数考生的一个难点,考研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分数不够而考研失败的。 而我本人英语不算太好,大学不咋学习英语,考完四级几乎就把英语丢下了,所以决定考研之后,英语完全是重新准备的。英语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的,建议从3、4月就开始准备,而且每天坚持直到最后一天不能中断。最开始应该是单词与长难句,单词的背诵依个人的英语水平而定,长难句没有具体的标准,有好多考研老师每天都有发,大家可以关注之后,每天跟一看,之后就开始做真题,英语只需要做真题,历年真题做个56遍,你会有感觉的,相信我。我个人真题做了4谝,就已经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了,因为我是考研单词没背,只背了真题里的单词,长难句基本没怎么看过,后期就是在研究真题。对于我这种英语一般的同学来说,英语最终考了73分,出平我的意料。所以真题的重要性大家了解一下。在大概10月份的时候何凯文会有一个五夜十篇的课程,对于何凯文有人认为他的课没什么用,有人认为有用。大家见仁见智,他别的课我没有听过,但五夜十篇我是认真听了的,主要是讲真题,就我个人而言,启发很大。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文的话,我个人是小作文、大作文各准备了一个模板,不用太多,一个就够,但一定要背的很熟。考场上不论他让你写什么,你就去套。而且这个在最后10几天准备一下就行,不用花太多时间。

书籍推荐:

朱伟《恋练有词词》

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

张剑《英语真题黄皮书》

政治:

我是八月开始准备。用到的资源有:徐涛强化班和徐六;肖秀荣一千题、肖八、肖四、时政小册子;腿四;空卡刷题本。

在校大学生考研,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些经验值得参考

主要进程是:

九月初至十月中旬:先看徐涛的强化班,同时做第一遍肖秀荣的一千题。这个过程不需要在意正确率,但是要保证把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搞懂,做好错题整理工作。在这里我用了刷题本,还是很方便的,推荐一下。

十月中旬至肖八到手:继续结合刷题本刷一千题,巩固知识。我当时二刷没有刷完,导致客观题基础不是很牢,所以建议在早期(肖八到手之前)尽量多刷一千题。

肖八到手至肖四到手:刷肖八选择题,做到涉及的知识点全部掌握。学有余力就做徐六和腿四。

肖四到手:刷选择题,背诵大题。大题尽量全背下来,今年政治主观题就基本上用到了(许多人认为肖四22年翻车,其实我倒是认为21年的押题准确率才是非常态。今后政治的难度很可能是和22看齐的),多关注时政,看到就稍微记一记。

专业部分:

专业课 专业课分值占比很大,专业课考的好会对自己很有利。 一定要先用几天逛论坛,把复习范围和考试方向搞对。南开中国史初试题目,从时间范围上看,是从春秋战国考到建国之前,题型是名词解释8选5,论述8选5,古代汉语两道大题。我先来放一下南大2022年专业课真题,大家看一下:

是不是看着很简单,感觉不考研的人拿到手里也能写两句话,但细看这题,题目少,分值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题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论述问题尽量详细。这套题“名词解释简答化,简答论述化,论述论文化”,是非常准确的;题目虽然基础,但是可发挥空间极大。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一题举例,教材中提到的内容可以算是基本采分点。如果想继续拿分,就需要写出教材内容之外的学术研究成果,例如:抗战胜利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对中苏、中美和中英关系的影响;对战后国共关系的影响等等。如果还想更进一步拿到高分,那么就需要提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自洽的观点了。历年都是如此,所以南开中国史答题要点就是掌握基本史实、 提及学术观点、发挥个人见解这三点。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推荐使用南大历史学院指定的初试参考书: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

最开始的时候基本史实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一部分不要求速度,但要尽量做到细致和扎实。其中细致分为两方面,一是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要学习全面,教材内容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只有考察概率高低之分;二是每个知识点要了解得尽量详细。例如涉及一场战争,就要清楚其起因、经过、结果、涉事双方以及影响。扎实是指掌握知识点的大致轮廓,做到在需要时可以快速调动出来。看教材一定要边看边划线(不是做笔记),把比较重要的观点划出来,确立一个朝代的线索,这样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看画线部分就能快速回忆。或者自己画一个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孙立群老师的《中国古代前期史》

,北大邓小南和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史(隋唐—明清)》

,阎步克和老师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几位老师都是顶尖学者,讲课既精彩又有深度,比起教材,更加贴合学术动态,课程都是南开和北大本科生上课时的录像,对于本专业不是历史的同学也许会有更大的帮助。这一阶段人其实非常轻松,在学习教材时经常会接触到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知识,就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慨。

南开大学每年考试的题目出现一定量的重复,所以一定要认真研读真题,将南开近十年的真题一题一题的作答,并找老师改正后背诵,真题重复率能有一半,所以南开的卷子拿高分,真题必不可少。名词解释之类的就用名词解释,记忆背诵,真题的名词解释不外乎如此。这一阶段需要用到教辅了,我选择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

另外还有《中国古代史教程》和《中国近现代史》,以及陈谦平总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化是指把知识点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或者是教辅的内容。这一点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专业课得分高低的分水岭。因为教材和教辅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都有局限性,前者按时间顺序讲解,横贯多个时间段的知识点就会被割裂;而后者则是三手材料,覆盖不全面,很多知识点并没有答到点上,甚至包含错误。所以教材的作用主要是了解和定位知识点,教辅的作用是提供答题的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教辅提供的模板框架,整理教材上的知识点并加以补充或修正就好啦。

关于复试:

2022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分数线365,复试进了12人,最后淘汰1人,进11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线是355分,由此355分及以上的有近10人调剂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文博和考古学专业,也极大提升了考南开历史学院的上岸率。

由于处于疫情时代,所以复试形式主要是线上,且采用问答式方式复试。强调一下,一定要保证设备正常、网络优良。

复试分为专业复试和英语复试两方面。

1.英语听力考试

首先是英语听力考试,题型和六级差不多,就是多了单词填空,南开对英语要求极高,每年分数线都是六十分左右,所以复试英语所占比重也跟大。

2.英语口语考试

接下来是英语口语考试,两个人一组,先是自己抽取一遍文章进行朗读,读完之后老师会收回文章,然后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自己简答回答。然后两个人一组进行时政问题的讨论,我当时抽到的是有关一带一路的问题,对阵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跨考生,说得我哑口无言,经验告诉我,英语口语考试一定不要紧张。

3.专业课考试

第二天是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笔试题型和初试一样,就是题目略少,所以大家在初试结束后仍要认真复习专业课。面试是一个人一组,自我介绍,然后讲自己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以后想从事的研究方向,老师们会根据你现今方向提出相应的问题,所以一定不要胡扯,会很拉低印象。有一说一。一个人半个小时,一定要自己把握主动权,不要把弱点放在老师手中。南开的老师都是学界大佬,一个问题会与不会老师一听就了解,不会的时候就说不会,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当时是将问题的重点放在李鸿章淮军建制方面,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遇见了研究这个方面的老师,对话也很开心。

关于复试,切不可掉以轻心,临门一脚必须得踢好。

最后的话

虽然我也在输出经验,但自身的经验也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不要迷信经验,只看其中自己需要的部分,有一套自己的备考逻辑很重要!所有的经验变成一句话:一定要有逻辑!复习也是,答题也是!住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