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望更名的大学有哪些?即将升格为大学的学院
更名为大学是很多学院的奋斗目标,意味着学校可以提升一个档次,近些年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也越来越多。那么2022年有望更名的大学有哪些呢?本期文章老师将为大家整理即将升格为大学的学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2022年有望更名的大学有哪些?
1、山东交通学院
预计更名山东交通大学
2月18日,山东交通学院在长清校区明德楼报告厅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中层干部大会。该校党委书记王焕斌发表讲话提到:2022年是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冲刺之年,是实现更名大学的关键之年。
2、浙江科技学院
预计更名浙江科技大学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浙江科技学院升格浙江科技大学进展如何”。
对此,浙江科技学院于2月11日回复称,浙江科技学院更名浙江科技大学,于2017年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2019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文申报至教育部。目前,正待教育部统一部署,启动下一批高等学校设置有关事项。浙江科技学院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内涵建设,争取早日更名大学,为浙江高等教育强省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潍坊医学院
预计更名潍坊医科大学
2017年,潍坊医学院更名大学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2019年11月,潍坊市政府与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健委签署协议共建潍坊医学院,将加快学院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持潍坊医学院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目前,潍坊医学院更名“大学”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预计更名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早在2019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2019年学生工作会议时,就提出了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获得博士授权、更名大学的既定目标。2021年以来,该校也多次召开会议,提到尽快实现更名航空航天大学,朝着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最快学校可以在2022年6月份以“大学”名义与各位考生见面。
5、宝鸡文理学院
预计更名宝鸡大学
在学校2022年新年贺词中有提到,学校将全面启动申博准备工作,继续做好更名大学工作,而2022年,是学校实现更名大学目标的攻坚之年。目前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大学工作已经陕西省教育厅专家组核查公示并将相关申报资料报送教育部。
二、即将升格为大学的学院
为了以上列举的部分2022年有望更名为大学的学院外,还有很多学院也将升格为大学,比如广东的惠州学院、四川的川北医学院、重庆的长江师范学院、山东的潍坊学院、安徽合肥学院等。
有望升格为大学的学院、近期官方支持更名大学的院校名单如下:
引言:如果说单一榜单上的大学排名有所偏颇的话,那么,四份榜单的平均大学排名是否有更高的认可度和说服力呢?
眼下,2021年高考日益趋近,网络中各种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不过,几乎每一份大学榜单的出炉,都会引发不小争议。以下是笔者梳理了武书连、软科、校友会、金苹果等四份2021年国内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平均得出的前30强高校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985大学占据绝对优势
单一榜单之所以有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会有少数非985大学排名高位。比如说“211工程”中的苏州大学,“双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
而通过对武书连等四份榜单排名进行平均处理后,985大学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前30强高校全部来自“985工程”,也难怪在“双一流”公布多年后,至今仍有不少人把985大学视作国内高校最强实力担当。
十强格局基本稳定
任何版本的榜单,TOP 10高校总是备受关注的。此次平均排名后,十强格局基本稳定,依然呈现出“清北”+“华东五校”+“武华哈”。但如果细看十强高校彼此间的具体排名,则可谓看点十足。
首先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TOP 2之争中,清华已经明显建立了优势,这一点从高考状元的主流选择上也可以看出。
其次是浙江大学坐稳了“华东五校”的头名,南大逆袭成为了第三位,中科大则遗憾处于“华五”垫底的位置,且排名已经滑落到了第9位。
最后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江城”985名校,双双入围十强,体现了两校的综合性和强劲发展势头。
吉林大学表现抢眼
在排名第11-20位的高校中,第14位的吉林大学毫无疑问是最抢眼的,也是争议最大的。在过去很多人印象中,吉大多校合并后一直“大而不强”。比如说2017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吉大A类学科有11个、B类学科有35个,却没有一个象征着顶尖实力的A+档学科。
不过在2021年的四份国内大学榜单中,吉大竟然有三份榜单入围了前十强,如果不是软科的第24名拖后腿的话,吉大的排名有望再进一步。吉大排名在高校圈的“节节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此前积累的规模优势,在其若干优势学科、科研成果、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不断拔尖后,吉大未来的排名有望再创新高,这也是特色型高校不具有的发展增长点。
排名不等于高考择校依据
虽然四份榜单平均排名后,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顶尖高校间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但它依然不可作为高考生择校依据,毕竟高考生择校考虑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结构体系,比如说过往录取分数、专业是否热门、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等。
举个很简单的案例,地处上海的上海财经大学,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已经几乎达到了“华东五校”水平,这一方面得益于财经热、上海市好,另一方面与其招生计划少也有很大关系。但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上财连全国百强都难进。所以,考生如果单纯按照大学排行榜来择校,就会疏漏很多像上财这样的“小精尖”高校。
小伙伴们,对于四份2021年国内榜单平均之后的30强大学排名,你怎么看呢?更多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