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埃及与下埃及怎么区别?是指什么?
上埃及:尼罗河河谷,悬崖峭壁举目可见,之外就是沙漠。崇尚白色,国王头戴白冠,国库称白屋。崇拜秃鹰神Nekhbet纳贝克,莲花为象征。
下埃及:平坦无际的尼罗河三角洲。下埃及崇尚红色,国王头戴红冠,国库称红屋。崇拜眼镜蛇神Wadjet,纸草为象征。
古埃及人以名为“米尼”(希腊语为美尼斯)的国王作为他们历史的正式开始,他们认为是这位国王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
这位传说中的美尼斯也许是那尔迈。在那尔迈调色板(NarmerPalette)上,描绘他在仪式上身着皇家盛装,成为埃及统一的象征。
扩展资料:
上下埃及统一史: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年,那时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
到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前2040年),古王国后期中央政府崩溃后,政府已经无法维护经济稳定。地方统治者不再对法老进贡,而利用新获的独立维护各省的繁荣。从对法老的效忠中解脱后,地方统治者开始互相争夺领土和权力。
到公元前2160年,耶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的统治者统一了下埃及。
底比斯的因提夫家族统一了上埃及。
约公元前2055年,底比斯军在门图荷太普二世率领下击败了耶拉孔波利斯统治者。埃及再次统一。
参考资料:
据科学考察,人类祖先在非洲生活的历史要上溯到200~300万年以前,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块大陆,而人类进入美洲的历史只有1~2万年时间(也有说4~5万年的),然而在最古老的大陆和最年轻的陆地上却都矗立着许多雄伟壮丽、气势傲然的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非洲金字塔主要集中在埃及尼罗河下游两岸河畔吉萨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总共约有70多座,其中以吉萨大金字塔最闻名,它包括三座金字塔,而尤以第四王朝法老库孚金字塔规模最为壮观,气势最为磅礴。另外两座是哈夫拉(库孚之子)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美洲金字塔则密布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国,其中以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奇钦伊察金字塔、乌斯玛尔金字塔、帕伦克金字塔和危地马拉的蒂卡尔金字塔、洪都拉斯的科潘金字塔最盛名天下。30多年前,巴西一飞行员在巴西南部丛林中也发现了三座金字塔。1979年美、法两国科学家在考察大西洋海底古建筑群时,竟在西半球百慕大三角海区的海底下又发现了一座金字塔。据科学测定,这座海底金字塔规模比库孚金字塔还宏伟,边长300米,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身有两个大洞,海水飞速穿过洞口,在海面上掀起一股汹涌澎湃的狂澜。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星罗棋布在年轻大陆上的金字塔与古老非洲土地上的金字塔之间有何联系呢?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呢?它们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呢?
人们对此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美洲金字塔是当地土著居民在其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创造的古老文明的杰出象征,它不是外来文化的延伸,更不是外来文化的翻版。
根据科学测定和实地考察,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是在贫瘠的原始土地上开始其劳动创造,进入人类历史社会的。勤劳的印第安人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发展,凭借其双手和聪颖的大脑创造了灿烂的、独特的美洲文明,金字塔正是这文明的一个代表。美洲金字塔是古代印第安人的祭神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古代印第安人信奉多种自然神,如太阳神、月亮神、雨神、河神、天神等。他们登上高山之巅进行祭奠活动,以示更靠近神灵,而生活在平原、河谷地带的印第安人则在平地建起土丘,在土丘顶端筑起庙宇,以祭祀用。随着筑坛祭神活动的盛行和发展,神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建成为金字塔型,而且金字塔的建筑艺术也越来越精巧。整个金字塔和塔顶庙宇与神坛中的神像、石碑及其他石雕艺术品集中反映出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古印第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并代表了不同时期印第安文化的特点与风貌,与埃及金字塔无共同之处,同时也反映出金字塔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社会的神权中心。
正因此,前者是空心的,而美洲金字塔是实心台基。此外两者外形上也有差异,一个是四棱锥形,塔身仅一面有入口处,直通墓穴,而另一个是四棱台形,塔身分成若干截,正面有台阶……。但是,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帕伦克金字塔却是一座埋葬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墓穴,墓穴结构及其墓葬品反映了美洲金字塔和非洲金字塔的共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