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和血黏度有什么区别?
你好:你所提的问题,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基本术语,下面将基本概念给你简要介绍一下。
一、临床上将血液黏度(简称血粘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血液中的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压积都会影响血液黏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对血液黏度也有一定影响。高黏滞血症的危害是由此引起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阻塞性肺疾患病情加重
一般早晨血液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3时之间最低。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不良因素也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血液黏度在人的生理周期内也有变化,新生儿血液黏度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成年后男性比女性的血液黏度略高,女性在月经期血液黏度增高。
二、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但通常所指的是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它们是供应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构成细胞的基础原料,还参与体内的激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之一。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生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本身几乎不引起症状,常不被患者所觉察,只有依靠血脂检测确定诊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