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代印度建筑的分类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2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神堂印度

古代印度建筑的分类

窣堵波是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筑,最大的在桑吉,约建于公元前250年。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下为一个直径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半球体用砖砌成,红色砂岩饰面,顶上有一圈正方石栏杆,中间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围树有石栏杆,四面正中均设门,门高10米,门立柱间用插榫法横排三条石枋,断面呈橄榄形。门上满布深浮雕,轮廓上装饰圆雕,题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两种。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名支提窟,平面长方形,纵端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中间有一窣堵波。除入口处外,沿内墙面有一排柱子。另一种石窟称精舍,以一个方厅为核心,三面凿出几间方形小室,供僧侣静修之用,第四面为入口,设有门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邻并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悟道的地方──菩提迦耶建有一座庙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于公元2世纪,14世纪重建。塔为金刚宝座式,在高高的方形台基中央有一个高大的方锥体,四角有四座式样相同的小塔,衬托出主体的雄伟。塔身轮廓为弧形,由下至上逐渐收缩,表面满布雕刻。印度的佛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石窟艺术有一定影响。 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制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涩结构。其外形从台基到塔顶连成一个整体,布满雕刻。建筑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体量不大,有一间神堂和一间门厅,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于高台基上。门厅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为密檐式方锥形顶,最上端是一个扁球形宝顶。神堂上面是一个方锥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线柔和,塔顶也是扁球形宝顶。神堂里一间圣殿,四面正方位开门。整个庙宇象征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一体神。最杰出的实例是科纳拉克的太阳寺。

南部寺院规模庞大,通常以神堂为主体,还有僧舍、旅驿、浴室、马厩等;周围有长方形围墙。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顶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造型挺拔、简洁,虽满布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形体的轮廓。典型的例子是马杜拉大寺。

中部寺庙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内为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宽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它的两侧和前方,对称地簇拥着3个或5个神堂。神堂平面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塔身轮廓为柔和的曲线,有几道尖棱直通相轮宝顶。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几座独立的神堂和柱厅联为一体。 崇拜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时,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经学院和城堡。这些建筑的形制虽受中亚、波斯的影响,但已具有独立的特征。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角有体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有尖券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饱满,色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泰吉·玛哈尔陵(1630~1653)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品。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其妃蒙泰姬修建的陵墓,沙贾汗死后也葬在这里。陵园用白色大理石筑成,墙上镶嵌五彩宝石,中央覆盖着一个直径约18米的圆形穹窿,四角有四座高41米的尖塔。左右各有一座清真寺翼殿,前有花园和水池。泰姬陵不仅堪称莫卧儿建筑和印度伊斯兰建筑的典范,更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这个是玛尼堆。

玛尼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扩展资料:

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载体,以其不朽的质地而成为社会文明继承和创造的有力见证。石头不仅能打制各种生产工具、攻击野兽抵御敌人的武器,还可造屋建城、磨粉配药,有些地方还用石头镇宅。

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大量石器、石棺、石丘墓、石碉楼,可以印证石头在先民是何等的不同寻常。藏族珍爱奇石,更视“让炯”(藏语,自然天成)类石料为圣物,如佛像、佛眼、佛足迹等。另外藏族的头饰、项饰多用珊瑚石、玛瑙石、化石及各种美石串缀起来的,拟为灵石崇拜的衍化形态。

百度百科-玛尼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