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筝和古琴、古瑟的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古琴文人

古琴和古瑟的区别:

1、从图上可以看出来,琴的形状是一头大,琴弦从细的一头引出,程发散状射向另一端。古籍所描写的那样,弧形的琴面象征天,平坦的琴底象征地,所谓“天圆地方”者也。而瑟是标准的长方形,琴弦平行分布。

2、琴和瑟的弦数不同,琴一般是7弦。而瑟的弦一般要多,古为50弦,现在多为25弦。李商隐云:“锦瑟无端五十弦”,在古代文献中有分瑟为筝的说法。

3、从社会风气来讲,琴被赋予了高雅的意义。据说只有文人能够鼓琴,而且要焚香沐浴,甚至斋戒,地位下贱的人是不能鼓琴的。而瑟的娱乐性和随意性就很大,不计较身份。

4、古琴与筝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筝、瑟有琴码一弦一码一音只能於演奏时透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於琴码之左方奏出滑音、变化音;

古筝和古琴、古瑟的区别?

而琴无琴码可用左手按指成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半按弦(泛音)成音。所以古琴只有七条弦音域却比古筝更宽。

扩展资料:

一、古瑟简介:

瑟,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二、古琴简介:

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

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都中有琴的身影。

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琴

百度百科瑟

古琴区别有伏羲式、灵机式、蕉叶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神农式、师旷式等。

(1)伏羲式是圣人造琴的一种,形状与神农式非常接近,造型圆浑古朴,项腰各有半月形弯入,音色宽宏,有两个连续的弯,琴体外形的其他部位与神农式几乎完全一样。

(2)灵机式为汉代梁銮所作,是历代最流行的古琴样式之一,琴首为常见的圆首,自琴首至肩处内收呈半葫芦状,腰部内收作一圆弧。

(3)蕉叶式相传为明刘伯温所创制,琴首无凫掌而有一叶柄,琴底仿蕉叶之茎,造型精妙秀美,琴音圆润雅致。

(4)仲尼式是古琴中最常见的一款样式,属于圣人造琴的一类。它是所有琴里最简洁的一种,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通体没有任何其他的修饰,造型简洁朴素,声音清雅纯。

(5)连珠式相传为隋朝逸士李疑“连珠先生”所创,造型玲珑精巧而华美,项腰作连续三个半月形弯入,犹如连珠。

(6)落霞式属于文人造琴一类,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琴的声音雄浑洪亮,适于表现比较宏大的有气魄的乐曲。

(7)神农式传为炎帝神农氏所造,属于圣人造琴一类,该类琴上部从琴肩部位起弯直接连到琴头,下部大致在燕足部位起一个弯,非常简洁。

(8)师旷式又称“月琴式”,相传为中国古代的大音乐家师旷所制,琴体在项腰间作圆月形,造型奇特,音韵如磬。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