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下列各组药物的功效主治有何异同:黄芩、黄连、黄柏与龙胆草
这个我知道!!听我慢慢道来!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四味药都是清热燥湿药,都可以清热燥湿!
其中呢,黄芩、黄连、黄柏呢,又都可以泻火解毒!
黄芩,清偏上焦的热,除此之外,还可以凉血止血,安胎(当然是热盛胎动哦)
黄连呢,就这清热燥湿的功效来说,是这几味药里的老大!清偏中焦的热。除此之外呢,还可以清脾胃大肠的湿热,为泻痢的要药。还可以治疗心火之神昏烦躁啊胃火之消渴啊什么的,外用呢,还可以治疗湿疹啊湿疮啊耳道流脓啊之类的,疔毒也是效果很好的!真是功能强大啊,就是苦啊,不好吃!
黄柏呢,偏下焦,泻火也是主要泻相火,退骨蒸。它也是可以治疗泻痢啊、湿热下注的。除此之外呢,脚气肿痛,痿症啊也可以用它!
龙胆草呢,贵肝胆经来着,所以泻肝胆火也就理所当然了,主要用于黄疸啊,惊风抽搐之类的·····
我表达地明白否?你能理解否?
黄柏,黄连,黄芩有什么区别?
8.50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劈)
一般来讲,黄芩汤证的人呢,肚子很痛很痛哦,他的脉不见得是弦的,你说肝乘脾,不见得在那个急性的病把到弦脉。他的脉就是一坨鼓鼓的,就咚咚咚咚跳得蛮有力的,就比它平常有力很多。因为是热性的嘛,痢疾嘛,你就当作它发炎好了。那么,你吃下黄芩汤之后,我是用科学中药啊,就这样四克五克这样下去,吃下去之后啊,那个脉就是十分钟之内缩下去,那个人就肚子开始不痛了,然后拉肚子就停了,是非常非常有效的方子。
黄芩汤啊,他到底是一帖比较寒凉的药啦,所以呢,你如果有枣子的话,比较能够让这个汤剂下去之后这个人的血液不会缺氧。不然如果没有枣子的话,这个汤喝下去啊,人有时候会因为好像血液的血分得不到什么补给,氧气不够,人会有一点发喘发喘的哦,所以这样子。
这个人得黄芩汤证啊,肚子痛得不得了,又拉又吐的哦,那你说他跟食物中毒怎么分啊?我想,主要的分野是这样子,食物中毒如果要发作的话哦,大概都是在中毒之后,就是吃下去饭,吃饭之后就是一两个小时内吧,要不舒服就不舒服了。然后呢,如果你是食物中毒的话,你再不舒服的时候,你还可以打电话给你去同一家餐厅吃过饭的同事确认一下对不对,就是我们今天买了同一种便当,你有没有不舒服对不对,就是可以稍微确认一下。如果是食物中毒的话,一方面是时间上面的跟吃饭有一个相关性;那如果是黄芩汤证的话,他那个发作就是,因为是感冒来的,所以就比较没有那个跟吃过饭越来越不对劲那个感觉有什么关联了。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
而当它寒药热药比例开到那么多的时候哦,这样的一种开药路数,那么,厥阴病的特质是什么呀?是这个人的阴跟阳分裂了。因为分裂了,所以你要用很寒跟很热的药去把它,你说是对消灭也对,你说把它拉回来也对。那这样的一种厥阴病的开药法,他在症状上,就是我现在说的是药法而已,对不对,那反馈回来说,症状上跟前面那些和解剂的症状会有什么不一样?我想很简单啊,我们这个人的这个阴跟阳分成两块这个东西,过去到现在也讲了不少汤了,对不对,那个栀子汤的心中懊憹,或者是泻心汤的这个热在上面,寒在下面。
黄连汤他走厥阴的调子,所以他的阴跟阳啊,热跟寒啊是根本就是分裂掉的。什么叫作分裂掉的?就是它的这个,条文里头写哦,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这个胸中的热跟胃中的邪气,这个胃中你不要想到是这个地方在难过(手指心下胃),当然黄连汤证有牵扯到这个肉体的胃的地方没有错,但是张仲景的胃中都是指肠子里的比较多了哦。
黄连汤主症也很好抓嘛,肚子痛,吐,就这样子。上面在呕吐,下面在肚子痛.
黄柏,又名黄檗、檗皮,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泄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赤白带下、淋浊、梦遗、骨蒸劳热、盗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目前,市场上有以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加工而冒充黄柏,要注意。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是临床最常用的清热类药物之一。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等病症有良好疗效。外治疮痈疔肿,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皆有很好疗效。《本草正义》有“凡药能去湿者必増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现代研究黄连有解热、抗炎、降血糖、利胆、保肝、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等作用。《珍珠囊》曰:“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柏与黄连同样含有较多的小檗碱,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其煎剂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保护血小板、降低血压等作用。
黄芩,又名山茶根、空心草、黄金茶,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以上所说过的,黄连更偏于入心经,泻心火,并治不寐、心烦及上腹部不适感等涉及神志方面的病状;黄芩更偏于入肺经,长于清泄肺热,如疗痰热咳嗽等疾,以治气分之热为专功。并且还是止血良药。
总之,黄连与黄芩的异同点在于:黄连偏于入心,长于清火解毒,性燥,为心胃之剂,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调胃厚肠,治湿阻生热,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乱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证。黄芩则长于清肺热,其性虽寒而不燥、能治热阴生湿,主治烦热而出血者,治气热攻血之出血证及小腹绞痛或小儿腹痛,能安胎及治烫伤火疡等。
黄连与黄芩,性相近而又各有专长,故二药配伍则更能发挥协同作用,而清化湿热之效益显。例如《金匮要略》中“泻心汤”一方,即由大黄、黄芩、黄连三药组成。
黄柏、黄连、黄芩有什么区别?
我从植物形态学的角度回答吧。
这三种植物是不同科的,在外部形态差别是很大的。黄柏是木本植物(大树),黄连和黄芩是草本植物。
一,黄柏:它的正式中名叫黄檗,是芸香科黄檗属植物,别名还有黄菠萝树、黄檗木、元柏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河南、安徽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杂木林中、河沟沿岸。
它的外形特点:树高二十公尺左右,树冠宽阔,大树的树皮木栓层厚,树皮灰色或灰褐色,不整齐网状开裂,内皮薄,鲜**,
味道苦,也是黄柏名称的来历。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五到十三片,小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十公分左右,叶边有细锯齿。花序顶生,花瓣紫绿色,五六月开花。果实圆球形,直径一公分,蓝黑色,九十月份果实成熟。
黄柏的主要用途:第一,树皮内层炮制后入药,称黄檗,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作用。第二,它的木材坚硬,边材浅**,心材黄褐色,可制作家具、胶合板、装饰等用。第三,它的木栓层是制作软木塞的材料;种子榨油工业用。
二,黄连:黄连是分布在我国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野生的常生长在山地林下、山沟的阴湿处,有部分栽培。它的别名有川连、鸡爪连等,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它的根状茎**,常分叉,有许多须根;叶全部是基生叶,叶柄长十公分左右,叶片稍革质,卵状三角形,宽十公分,三全裂,中间的裂片卵状菱形,长六公分左右,有三到五对羽状深裂。
花葶一二个,高二十公分左右,顶端有三到八朵花,萼片五个,花瓣状,黄绿色,长一公分左右;花瓣细小,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六毫米左右;雄蕊二十个。二三月开花。蓇葖果长六毫米左右,四到六月结果。
黄连的用途:它的根状茎是著名中药“黄连”,含有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可治疗结膜炎、痢疾、吐血等疾病。
三,黄芩:黄芩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及以南少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野生的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草地、撂荒地上,有部分栽培。它的别名有香水水草等,是唇形科黄芩属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茎干伏地或上长,高三十到一百公分,基部茎稍四棱形,绿色或带紫色,从基本就分叉;根茎肥厚,肉质,粗二公分,有分叉。叶纸质,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三公分左右,叶边全缘,表面浅绿色,背面有毛和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常再组成圆锥花序,花冠二唇形,紫色、紫红色或蓝色,七八月开花。
小坚果卵状球形,长一毫米左右,黑褐色,有瘤体,八九月果实成熟。
它的主要用途:根茎可入药,有清凉、解热、消炎等作用。
中药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对应治疗人体“上、中、下”三焦病症。
传统中医的辩证施治,三焦有多种分法学派,有人主张以脏腑为主区分三焦,也有人主张以部位区分。黄芩、黄连、黄柏味苦,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黄芩又分青芩和枯芩(生长年代不同),黄连以鸡爪连为主。功效类似于西药的“消炎”,而归经有所不同。比如黄芹入上焦肺经,黄连入胃肠,黄柏多入肾膀胱经等。
黄芩、黄连、黄柏是三味常用的中药材,同是具备苦寒的性味,因此都以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著称,三者简称“三黄”。
那么,这三种中药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下面先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三种中药材。
黄芩的功效应用
黄芩,又称为山茶根、土金茶根。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其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常应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胎热胎动不安等症。
黄连的功效应用
黄连,又称为味连、川连、鸡爪连。
其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其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眠、血热吐衄、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黄柏的功效应用
黄柏又称为川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其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骨蒸痨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症。
三者的区别
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其相同点
三味药均性苦、味寒,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主治湿热为患所致多种病症,如湿温、黄疸、泻痢、痢疾等。均可用于热毒内盛,壮热口渴,疮疡肿毒。诸如此证类的,三药合用,必有良好的疗效。
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的不同点
在来源上,均来源于不同科属的植物。
在归经上,黄芩、黄连均归脾、胆、大肠经,而黄柏却不同,黄柏归于肾、膀胱经,主下焦。再之,黄芩善走上,清肺火,主肺热咳嗽为特长,并有清热安胎之功,可治疗胎动不安;黄连喜行中,偏于清心胃,主胃热呕吐、心火亢盛,心烦不寐效果甚佳,对于胃热烦渴,消谷善饥多用之。黄柏性趋下,善清肾火,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梦多遗精有神功。
除此之外,黄柏还可用于治疗湿热带下、阴肿阴痒之症。总之,黄芩偏治上、黄连偏治中、黄柏偏治下是其最显著的不同点。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清三焦热毒,但伤肾阳。
三药均为苦味,各自归经不同,其治病救人的范围也不同!其成份各有偏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