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壳与洋壳有什么区别地质学角度
1、大洋型地壳与大陆型地壳根本性的地质学区别在于大洋型地壳的结构总是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每立方厘米,缺失硅铝层。
2、大陆型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大洋型地壳分布在深海之中,二者在地质学上的分布范围不同。
3、大陆型地壳多为双层结构,在玄武质层之上有很厚的沉积岩层和花岗质岩层,相当于硅镁层及其上的硅铝层两层。大洋型地壳缺失硅铝层。
什么是地壳?
地质构造:指地壳运动,褶皱、断裂、火山爆发等等。地貌类型:指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即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类型。构造地貌:指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向斜、火山等等。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具体形态,类型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壳是地球为人类提供赖以生息,赖以发展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主要赋存地。由各种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强烈构造活动,如地震、火山活动和海啸等,由地表外力引起的地表物质的运动如山崩、塌方和泥石流等,大多发生在这里,给人类造成巨大灾害。而地壳中化学元素与生物和人体中化学元素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化学元素含量不同,引起各地动、植物群的不同反应,这种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地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发育,造成了生物生态的地区差异。有时这种不均一性会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于是就造成了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各样的地方病。如由于地方缺碘和过量的碘,都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含氟量高的地方使人慢性中毒,造成地方性氟病;环境缺钼、硒和亚硝酸盐,引起克山病以及大骨节病等。
另外,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地壳会产生影响和破坏,反过来又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大规模人工爆破、地下核试验、地下开采和大型水利工程超过岩层荷载而引起人工诱发地震,尤其是水库诱发地震,数十年来世界上已有几十例,给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伤害。另一方面是过量汲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现象,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地面沉降最为严重,我国上海自1921年发现沉降至1965年最大处已达2.63米。地面沉降造成了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破坏,阻碍了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造成海水倒灌,使地下水和土壤盐渍化。人类是搅动土地的巨大营力。现在人类拥有巨大的机械力量和炸药,能够把大量土壤和基岩从一处移到另一处。这些过程可完全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与植物栖息地,导致岩体耗损,形成人为的泥石流、塌方和山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