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为什么不能上大学?
你好!其实上大学更多的是给农村学生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正常上大学,那么绝大多数学生会在初中结束后随大流去打工或者学一门手艺之类的。
这无关学习好坏,反正大家吃穿都一样,家长也不太可能有鸡娃的想法。即使孩子相较于他人优秀,也不太看重这一点。
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也就14-15岁,而农村普遍结婚较早,一般不太容易拖到25岁以上,除非是在外面上学之类的,否则很难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而农村父母普遍具有一种为子女操劳的责任感,想着早点给孩子攒钱盖房买车成家看娃,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孩子毕业后打工几年一方面多多少少能够攒点钱,另一方面也与同龄异性接触,如果彼此相处的还不错,那么过一两年就张罗婚事,那么父母也就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接下来就盼着早点生娃看孩子,多多少少也能帮衬着点子女的生活。
可一旦上了大学,且不论学校和专业的好坏,就算孩子足够优秀,那大概率也是只能留在大城市,毕竟家乡不太可能有适宜的工作。
我国大学生已经从几十年前就不包分配不分房了,就算有一些单位有丰厚的待遇之类的,那小两口也得付首付置办物品充实自己的小家。
可大多数年轻人毕业之后就二十大几,加上租房吃饭等硬性开支,一年到头也落不下多少钱。
中国人对于成家立业比较重视,觉得结婚之后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才安心,可房价却一视同仁,不会考虑你个人的一些特殊情况。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也就是所谓的“六个钱包”,终其一生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也攒不下几个钱,就算砸锅卖铁也很难达到首付的标准。
与之对应的是,父辈的棺材本被掏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祖宅从此易手。
好不容易买了一个小平米的房子,一下子又挤进祖孙三代人,背井离乡物价贵,人生地不熟工作累,谁也过的不舒坦。
对于飞出穷窝的农家子弟,外人眼中的阶层跃迁,可却给家里面带来较重的负担。虽然有一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大城市落足的人才,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梦想还是需要亲人的牺牲与付出。
所以有时候并不能简简单单认为农村父母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打算,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谁不希望子女能够过得更好?
只不过自己没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要是义无反顾的支持某一个孩子的发展,那么可能马上面临着揭不开锅、老人的药买不起、其他孩子得辍学等等问题。客观上也就逼迫着只能考虑当前实打实的利益,至于能否实现那个美好的未来,那就得看个人的福气了。
农村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如下:
一、农村专项计划的好处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专项计划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技术,改善农田水利,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改善农村环境:农村专项计划可以帮助农民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减少农村的污染。
3、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农村专项计划可以帮助农村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加强农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等,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专项计划的坏处
1、政府财政负担增加:农村专项计划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这将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2、助长政府依赖:农村专项计划容易让农民依赖政府,从而影响农民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3、不利于农民自主发展:农村专项计划不利于农民自主发展,而是由政府控制,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三、高考农村专项介绍
1、高考农村专项是针对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的计划、国家要求高水平高校拿出计划招收特定的考生。
2、录取时单独划线、单独批次录取。高考农村专项计划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三种类型。
四、类别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2016年安排招生计划6万名,比2015年增加1万名。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由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3、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