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的特征
空心病的特征
一.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北大心理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教授提出的,更准确的说法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最普遍的现象是找不到自己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到了最极端的状态,就是放弃自己。
二.空心病的7个特征:?
1.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即使得到了想要的,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
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
“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5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
6、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7、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上大学之后,经常会感到一个人很孤独,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在大学一个朋友都没有,估计也很少吧,就算是他的人际关系不太广,也不至于很孤独,因为这些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人们,他基本上从小到大的性格就是自己一个人他习惯了,他在小学在初中,在高中也没有什么朋友,到了大学也是这样,他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不会感觉有多孤独。
一个人孤独久了他就习惯了,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了,他已经适应了自己一个人的状态,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受到任何人的束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需要参考别人的意见,他不想有那么多的朋友,可能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他已经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了,突然给他一个朋友每天跟他一块上课,一块下课,一块吃东西,甚至说一块打游戏,他反而觉得生活不适应。
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朋友,有一部分人他有自己清晰的生活目标,他觉得自己一个人活动是最高效的,不用在意任何人的想法,也不需要等任何人,大学本来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大一大二大三,应该说除了上课其他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你悠闲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到了大三的下学期乃至到了大四,你就会逐渐发现课业越来越重,你也面临很多的选择,导致时间不够用,那自然就想办法提高利用的效率。
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任务分级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必须完成的,重要性由高到低完成顺序,由早到晚,然后计划一下,每个任务大致要完成的时间,自己精确计算好今天时间的每一部分,这样你才能把计划高效的完成,有的时候你为了做更多的事情就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比如大学里面的朋友。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在上了大学之后所有的事情往往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且上大学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一种能力,如果你在上大学之后有感到孤独的话,那么就要恭喜你了,因为这是一种成熟长大的表现,你会发现在你每感到一次孤独之后,你就会收获一些新的感悟或者增长一些新的技能,所以感到孤独的时候就是你在慢慢成长的过程。
人们常说,优秀的人都是很孤独的,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一个成功人士旁边是有很多的朋友的,他们身边有的只是自己领导的一些下属,因为优秀的人总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交流谈心,所有的事情都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来的决定,所以在上了大学之后也是这个道理,大学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一样,在大学里面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且在你上了大学之后的年纪也应该要明白你应该学着独立自主的处理事情了,因为如果在大学期间你还是靠着别人的帮助过完四年的时光的话,那么你将终究学不会独立自主,这样的话在你毕业之后走入社会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提供给你无偿的帮助了,这时候你会很后悔的。
不过,我所说的感到孤独不代表着不合宿舍班级里面的同学好好相处,应该结交的人际关系还是应该处理好的,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多结交一些朋友之后,以后的路会更加好走一些,不过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还是应该自己完成的,不能指望着别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