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代的校园叫什么?

乐乐5个月前 (05-03)阅读数 3#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叫什么

学校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学习的地方一般叫

痒,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而周朝的时候私人学校刚开始设立,而设立的人一般是诸侯豪门为了培养人才,于是叫“学宫”,比较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春秋战国及以后其他王朝也有类似的“学社”“文社”“诗社”等,宋以后的“书院”盛行,成为相对于“太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地方。当然,古代士人也大多会寓居在寺院道观中(感觉古人非常注重经文的研究),所以学生们住的地方也有些类似的味道。至于吃饭的地方,根据明代的文献,说那时候的老师是不管饭的--去求学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东阳马生序)。而一般来说,古人会将他们的与学习有关建筑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么这个堂那个馆或者什么什么阁的(文渊阁)。

至于老师开会,这个就更加复杂了:战国时候是百家争鸣,而且那时候叫“子”的往往有势力,可不想我们想的那样一群温文尔雅的学者。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鲁班,纵横家,兵家。而墨家本身又有为争夺“拒子令”内斗的记载。儒道法家虽然不崇尚“武斗”,但学术间也是“剑拔弩张”的相互诋毁,而儒家本身后来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乱七八糟的。所以那时候一般开会就是争斗大会,辩经论法的,在道观举办的比较多(佛教在汉后期才在中国兴起)。

古代的学校有几种称呼?

古代帝王学习之地叫明堂 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 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官 乡学叫庠,即地方所办学校 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 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 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 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馆

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学习的地方一般叫

痒,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而周朝的时候私人学校刚开始设立,而设立的人一般是诸侯豪门为了培养人才,于是叫“学宫”,比较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春秋战国及以后其他王朝也有类似的“学社”“文社”“诗社”等,宋以后的“书院”盛行,成为相对于“太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地方。当然,古代士人也大多会寓居在寺院道观中(感觉古人非常注重经文的研究),所以学生们住的地方也有些类似的味道。至于吃饭的地方,根据明代的文献,说那时候的老师是不管饭的--去求学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东阳马生序)。而一般来说,古人会将他们的与学习有关建筑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么这个堂那个馆或者什么什么阁的(文渊阁)。

至于老师开会,这个就更加复杂了:战国时候是百家争鸣,而且那时候叫“子”的往往有势力,可不想我们想的那样一群温文尔雅的学者。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鲁班,纵横家,兵家。而墨家本身又有为争夺“拒子令”内斗的记载。儒道法家虽然不崇尚“武斗”,但学术间也是“剑拔弩张”的相互诋毁,而儒家本身后来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乱七八糟的。所以那时候一般开会就是争斗大会,辩经论法的,在道观举办的比较多(佛教在汉后期才在中国兴起)。

我国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礼记》:"序,夏后氏之序也。"《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孟轲:“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我国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私塾。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叫什么堂

外国教会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学堂——玛礼逊学堂,1839年(道光二十二年)11月,设在澳门,主持该学堂的为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勃朗博士,容闳在此读书。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女子学塾,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宁波,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阿尔德塞女士。

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外国语人才的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同治元年)由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恭亲王奕欣等奏请设立。

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通讯技术学校之一——福州电报学堂,1876年(光绪二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创设。

中国最早的新式小学——正蒙书院(后改名为梅溪高等小学堂),1878年(光绪四年)张焕纶设立于上海。

近代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水师学堂,1880年(光绪六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设立,严复任总教习。

近代中国最早的陆军学校——北洋武备学堂(也称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光绪十一年)2月李鸿章设立。

近代中国早期的实业学堂之一——采矿工程学堂,1892年(光绪十八年),湖北矿务局在武昌设立。

湖北最早的外语学堂——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光绪十九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

中国 *** 自办的第一个西医学堂——天津医学堂,1893年(光绪十九年)李鸿章设立。

近代中国最早的普通学堂之一——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10月2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呈请北洋大臣王文韶奏请设立。

中国最早的铁路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津榆铁路公司创办。

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南洋公学,设师范院,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奏请设立。

浙江最早的、也是当时最好的中学堂——绍郡中西学堂,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绍兴徐树兰创办。

晚清湖南第一所专习算学的学校——浏阳算术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谭嗣同及其师欧阳中鹄创办。

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经正女塾,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5月31日,,经元善、唐广仁、梁启超等在上海集资创办。

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1月正式开学,第一任校长孙家鼎。

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启瘖学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美国女传教士梅耐德夫人在山东烟台创办。

中国第一所官办幼稚园——湖北幼稚园,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武昌开办,日本人户野美智慧任园长。

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1904年(光绪三十年),创办人李中珏。

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蚕业学校——上海女子蚕桑学堂,1904年(光绪三十年),史家修创设。

近代中国第一所法律专业学校——法律学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5月,修律大臣伍廷芳奏准在北京设立。

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陶瓷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湖南醴陵瓷业学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熊希龄、文俊驿创办。

近代中国最早的女子师范学堂——北洋女子师范学堂,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6月13日,在天津开学。

资料整理自《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

古代的学校是什么样?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古代的校园叫什么?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文学,助教与教官。

宋代除了太学外,有律算书画医诸学,书院制度开始兴起。宋初有四大书院——白鹿,乐麓,应天,嵩阳。南宋书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国小学, *** 国小学,教授蒙文、 *** 和波斯文学。元代书院始设“山长”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国子监,学生称贡生、监生

明代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国学生

清代正式形成五贡——副贡、拔贡、优贡、岁贡、恩贡

明清府和州县设孔庙和学官(学校),府学教官称教授,县学称教谕

明学称学正,副职均称训导,学生院试进学后的生员(秀才),按成绩优劣依次分廪生

增生、附生。

还有启蒙教育,明清有三类:私塾,义学,专馆

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建立京师大学堂为新式学校

古代人私人创办的学校叫什么

私塾

古文中的 “学校” 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涉及到古文中的学校这个词的解释以及来源,详解如下:

一、关于这个词的古文解释:

1、解释:

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2、举例: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攻。”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国有学校,侯有泮宫。”

宋 欧阳修 《议学状》:“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

二、解释这个词的来源:

词语来源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大学和现代的大学是不一样的,两个之间的不同处有很多。

一、古代大学称“太学”

大学在古代一般写作太学,古代大学还称为上庠、东序、右学、东胶,古代大学是官办的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地方,高于小学一级。

在《大戴礼记》记载:“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帝王入太学向老师请教治国之道,太学之名由此而来。在《礼记》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的大学设在郊外,其中周天子所建的称为辟雍,诸侯所建的称为泮宫。

汉武帝时期在古代上大学学生需要满15岁,太学之中设五经博士职位,每名博士配备50名弟子,专门学习和研读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到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现代大学是延续了古代大学

到了宋代分别设立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明代永乐年间,明朝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同时在北京和南京设立京师国子监与南京国子监。清代的国子监沿袭明代,国子监的学生称为国子监生,国子监的学期从半年到十年不等。

一直到光绪年间设立学部,国子监才被废弃,这个时期也就慢慢衍生出来现代大学。

现代大学是延续了古代大学,现代大学要被古代大学要完美,不管是从专业上,还是从科考选举上。古代人一般人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只有一些权贵之人才有机会,而现代大学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有机会参加科考。

最后:历史是永远在发展变化的,很多问题都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一步步总结而来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