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之间可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可在学区校际间交流
学区怎么管理
汤伟华表示,碑林区将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区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包括联席会议、资源共享和奖惩激励等制度。建立大学区教学管理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三级例会制度;建立大学区学生德育活动共同体;建立大学区质量评估体系,从学区长学校发挥引领作用、成员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建立大学区教研制度,开展名师、骨干教师跨校听课、评课指导和教学研讨等活动。
学校教师之间怎么交流
“大学区成员学校可按一定比例实行教师校际间交流。”汤伟华说,教师交流情况经学区长联席会议讨论、审核后报区教育局审批。特别是自办、公办学校在教师交流方面必须要有突破,要打破公、自办学校教师管理的机制界限。教师的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要参考在大学区交流的情况。
生源配置该怎么进行
大学区实施的初级阶段,大学区成员学校仍以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大学区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成员学校资源优势,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但要符合市教育局学籍管理规定。
学区长如何聘任管理
按照规定,每个大学区设学区长一名,由学区长学校校长担任,实行聘任制和负责制。“学区长全面负责大学区管理工作,制定大学区发展规划,商议重大决策和事项,推进大学区各项计划、决议的执行。”汤伟华说,学区长对“大学区专项资金”使用具有管理和支配权,统筹大学区教师交流等。
不同办学体制学校之间怎么合作
汤伟华坦言,部分大学区所包含的学校由于办学体制的不同,在工资制度、管理模式、考核评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大学区工作实施最初阶段,若大学区内各校体制不同,我们可以先以松散型为主,从交流合作开始,学习、倡导好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开展教研活动、培训师资、开展成果交流等,促进内涵发展,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她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