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与住持有什么区别?
方丈与住持的区别:作用不同、产生形式不同、在寺庙的规模上不同。
1、作用不同
住持是汉传佛教名词,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方丈原为中国道教全真派名词,原指古代仙人居住的岛屿。在佛教中,方丈本为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
2、产生形式不同
住持是由寺僧民主推荐产生的当家和尚。方丈是由政府任命的、有官方背景的一寺之主,其身份地位是有巨大差别的。
3、在寺庙的规模上不同
住持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不能兼任多个寺庙。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例如,一个寺庙只有一个住持,而方丈则是可以在多个寺庙里存在。
住持的条件
1、受戒年限,至少要有十腊的资格,严格地说,应该在二十腊以上。按照戒律,受戒五年之内,尚需依止在师长身边,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十腊以上,才能担当戒和尚,为人剃度传戒。二十腊以上,才是僧团上座,堪为僧团大众所依止。作为寺院住持,除负责日常事务外,还要摄受大众。缺乏相应的德行,是没有能力担当这一职能的。
2、作为寺院的住持,应该对戒律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戒律精神管理寺院并处理各种问题,而不是根据个人好恶或采用世俗手段。
3、禅宗丛林的住持还有领众修行的责任,这就需要在闻思上具足正见,并在禅修上多少有些正确体验。第四,住持应该具备菩提心,对住持正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方丈,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
住持,佛教僧职。又称方丈、住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禅宗兴起后寺院主管僧人称为住持。
监院:是总领众僧的职称,为一寺之监督。即负责协助方丈或监管理寺院之事务,有权指挥,一切行政事宜。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几名监院。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