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打乒乓球横拍与直拍有什么区别?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2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直拍乒乓球

1、首先直拍与横拍的握拍方式导致了击球特性的不同。其中直拍的优势是容易制造旋转和控制台内短球,且正手威力大,基本对方的球只要出了球台都可以冲死。

直拍正手的大威力在双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乒乓球双打中规定了发球必须发斜线,也就是说,顺着正手方向发,这样就为直拍选手创造了绝佳的进攻机会。直拍选手在双打中具有进攻的主动优势。

2、横拍的优势:横拍的拍柄比直拍长,击球力臂长,力量大,弧线长,打球时霸气十足。横拍的正反手转换较容易,且反手能力强,因此横拍选手往往能够沉着应对相持球,能够进行多回合进攻与防守,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能够兼顾整个球台各个方向的进攻。

3、再介绍直拍的缺点。直拍相对于横拍,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传统直拍也就是大多数业余选手的打法太过于倾向正手,反手能力明显的弱。传统直拍反手往往只能够防守而毫无进攻能力或者进攻能力极弱。这一点经常被对手利用作为打破直拍防线的突破口。经典案例是马琳、柳承敏、刘国梁等老一代乒乓球国手。

4、横拍的缺点。横拍横握球拍的方式导致其发球手腕活动和手指活动受到阻碍。因此横拍的发球制造旋转的能力不及直拍。同时,横拍的不灵活使横拍选手在台内小球上往往处于劣势。老一辈的经典国手如王励勤、刘国正等都是用的横拍。

5、乒乓球的国际化技术趋势。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乒乓球技术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变化。直拍新技术,直拍的反手一直是直拍选手永恒的痛。直到2004年王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直拍反手只能够防守的缺陷。

王皓发明了直拍横打技术,使得乒乓球直拍这一中国传统能够在国际化环境下继续生存下去另外,随着横拍拧拉技术的出现,直拍反手也开始出现了拧拉技术。

打乒乓球横拍与直拍有什么区别?

直拍选手开始能够像横拍选手一样,在乒乓球台上进行全面进攻和防守,但是直拍横打技术和拧拉技术一般只有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很好地掌握。普通乒乓球爱好者很难掌握这一技术。

6、横拍成为新宠儿及其新技术发展。横拍由于其防守性进攻性都较强,技术全面。在38MM时代受到强进攻性的直拍的压制而难以发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都是直拍选手。在38MM小球改40MM大球最后改新材料球后,直拍选手的正手进攻威力大大削弱。

乒乓球比赛越来越朝着多回合、全面、线路为主的方向发展。因此横拍成为当前专业运动员主流。张继科利用其独特的拧拉技术夺得单打冠军。之后拧拉技术遍传遍全球。拧拉技术首次实现了横拍选手全台进攻的能力。

乒乓球拍横拍和直拍的区别

横拍和直拍的区别:握法、重量、拍子的甜区等。

1、握法

直拍拍柄较短,握法也相对灵活,大拇指与食指紧扣住拍柄,而其余三指可以依次弯曲顶住拍背,也可以三指伸直顶住拍背;横拍拍柄较长,握法牢固,需要整个手掌握住球拍把柄处,虎口顶在拍柄顶端,防止球拍转动,食指横贴在背面;横拍握法基本一致。

2、重量

直拍的重量会轻一些,可以只单面粘贴胶皮,也可双面粘贴,重量大概要比横拍轻15g;横拍因为必须要贴合双面胶皮,并且把柄较长,相对沉一些,越沉的球板击球质量越高,但是随之也会影响乒乓球动作的敏捷度。

3、甜区

直拍的甜区在球拍的中间位置,这个位置接触到乒乓球后,会感觉到很舒服,而且也是控制能力最佳位置横拍的甜区在球拍的前下端位置,这个位置接触到球后,会感觉到发力很足,如果追求乒乓球的旋转、速度,这个位置是最佳击球点。

乒乓球推荐品牌:

1.挺拔

挺拔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乒乓球领域的欧洲第一的品牌。其乒乓球以出色的弹性和击球感著称,落点精准易控,使用寿命长,适用高阶乒乓球爱好者。之所以受欢迎,是采用了新材料无缝接,击球感非常轻脆,和普通球相比它更耐用,高韧性、硬度佳。

2.红双喜

它是中国第一个当之无愧的乒乓球拍摄品牌。它是中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中国著名的商标,也是中国罕见的国际影响力体育品牌之一。主要以乒乓球、网球、举重三大设备为主,扩展到三大球、运动护具、运动鞋、小健身器材、各种场所设备等运动用品。红双喜为许多国际比赛提供设备。自2000年以来,四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都是指定设备供应商。

区别如下

1、握法不同。

直拍是拇指和食指紧扣拍柄,中指等三指弯曲空握,顶住拍的背面。

横拍,一把攥住,拍柄在虎口内。

2、重心不同。

直板的重心在中间。

横板的重心靠近头部。

3、调整板型的方式不同。

直板板型的调整通过拇指和食指的调整。攻球时拇指扣住底板,食指放松;推挡时食指扣住底板,拇指放松。

横板板型调整则通过手腕控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