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地质工程专业具体干什么?都学哪些课程?

乐乐10个月前 (05-05)阅读数 6#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地质

以下是兰州大学地质工程教学计划,由于各学校办学特色不同,所以各学校也有所不同!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地质工程专业具体干什么?都学哪些课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基础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二)主干课程

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勘察

(三)特色课程

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程、地球物理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总学分170学分。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必修 56 33.1 1062 34.1

指选 0 0.0 0 0.0

专业类基础课 必修 25 14.5 450 14.5

专业课 必修 19 11.0 342 10.9

指选 24 14.0 432 13.9

任选 23 13.4 414 13.3

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 必修 25 14.0 414 13.3

合 计 172

100

3114 100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 2 36 1

2 法律基础 2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54 6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6 6

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6 7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54 7

7 形式与政策 1 自学,全校统考

8 大学英语 16 288 1,2,3,4

9 体育 4 144 1,2,3,4

10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54 1

11 高等数学 12 216 1,2

12 线性代数 3 54 1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4 3

小计

(二)专业类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地球科学概论 4 72 1

2 工程制图 3 54 2

3 工程化学 4 72 2

4 工程力学 5 90 2

5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72 3

6 Fortran程序设计 2 36 3 1-17周

7 工程测量学 3 54 4 1-14周

小计 25

450

(三)专业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构造地质学 3 54 3

2 工程岩土学 2 36 4 1-6周

3 土力学 3 54 4 7-16周

4 岩体力学 4 72 5

5 工程地质勘察 3 54 5 11-20周

6 工程地质学原理 4 72 6 1-14周

小计 19

342

(四)指定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54 3

2 地基基础工程 3 54 5

3 边坡工程 3 54 6 1-14周

4 地下工程 3 54 6 1-14周

A6 结构力学 3 54 3

A7 弹塑性力学 3 54 3

A8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3 54 4 1-14周

A9 工程渗流力学 3 54 5

B6 数学物理方法 3 54 3

B7 地球物理学原理 3 54 3

B8 VC++(含实习) 3 54 4 1-14周

B9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3 54 5

小计 24 432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1 1

2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1 1周 2 20-20周

3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3 3周 4 18-20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4 4周 6 17-20周

5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10 7,8

6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和实习 0.5 18 1

7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1 36 3 1-17周

8 工程力学实验 0.5 18 2

9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0.5 18 3

10 工程测量实习 1 1周 4 16-16周

11 土工实验 1 36 4 5-13周

12 岩体力学实验 1 36 5 5-13周

13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0.5 18 5 15-19周

小计 25

828

注:未计入随课程讲授进行的课间实验和实习。

(六)任意选修课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3学分,其中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跨学科(指学科门类,包括本学院力学和土木工程等)任选课6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1 遥感地质学 2 36 5 1-10周

2 土木工程概论 2 54 7 1-10周

3 地质灾害与防治 2 54 7 1-10周

4 道路工程 2 54 7 1-10周

5 矿业工程 2 54 7 8-14周

6 水利水电工程 2 54 7 1-10周

7 地震工程 2 36 8 3-8周

8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 2 54 8 3-11周

9 地理信息系统 2 36 8 3-11周

10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 2 54 8 1-11周

A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含课程设计) 2 54 4 1-14周

A12 工程建筑概论 2 54 5 1-14周

A13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 2 54 5 1-10周

A14 工程钻探与取样 2 36 6 1-14周

A15 环境岩土工程 2 54 6 1-10周

A16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 2 36 6 1-10周

A17 地质体改良 2 54 7 1-10周

A18 动力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

A19 环境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

A20 其它

B11 重磁电勘探 (含实习) 2 54 5

B12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 (含实习) 2 54 5

B13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2 36 6 8-14周

B14 放射性勘探 (含实习) 2 36 6 1-7周

B15 数字信号处理 2 54 6 1-15周

B16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2 54 7 1-16周

B17 混凝土无损检测 2 54 8 3-11周

B18 其它

小计 其它(根据当年就业形势,临时安排)

七、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

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类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任务相辅相成。

(一)课外活动

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外,学生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书画比赛、辩论赛及演讲赛、英语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 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展政治思想、爱国广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在高年级开展毕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结合各级野外实习,因时因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二)科研与生产的初步训练

(1) 广泛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系或研究所负责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和前沿科技讲座、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类学术活动,同时参加其它相关的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生产实践的工作程序、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

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未单独列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总量灵活掌握。

(四)教学实习时间与安排

(1) 实习时间及安排

工程测量综合实习:1周,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周,安排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最后一周进行;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周,安排在第二学年第4学期最后三周进行;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周,安排在第三常年第6学期最后四周进行;

地质工程毕业实习:因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本计划暂不列入。

(2) 排课要求

第2、4、6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做出相应调整(总学时不变),以保证野外实习正常进行。其中:

第2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9周末结束,第20周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第4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周为工程测量综合实习,第17~20周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第6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20周为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八、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

(一)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

以“地质工程”作为副修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按下列计划修学满学分(副修30学分、双学位50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可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副修证或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课 程 学 分

副 修 双学位

地球科学概论 4 4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4

构造地质学 3 3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3

工程岩土学 2 2

土力学 3 3

工程地质勘察 3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4 4

工程渗流力学 3 3

工程建筑概论 3 3

岩体力学 / 4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 3

地基基础工程 / 3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 8

合计 32 50

(二)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说明

(1) 对于副修地质工程专业或以地质工程为第二专业学位的学生,应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必要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规定学分。

(2) 授课时间、内容、要求均与地质工程专业相同,不另外单独安排。

(3) 若原专业已修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则免修相应课程,不计学分,不足学分从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选择。

九、其它有关说明

(一)本教学计划修订宗旨

针对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实际情况、地质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反馈信息,本着“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理念,在2004年“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修订而制订本教学计划,突出兰州大学地质工程学专业的特色。

与2004年教学计划相比,本教学计划在以下方面进行的修订。

(1) 注重工程地质学基础,主要反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修正与更新、部分课程名称的更改与相应教学内容的变更、增设部分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地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在教学计划修订的同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尤其加强了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地质工程工作方法(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对策)的基础上,熟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领域和各类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问题。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三)选修课的考核方式

本计划不对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作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在公平、公共的原则下,评定学生的成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学生学术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和更进一步的基本技能训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临时选修课程的安排

根据当年就业形势,适当开设部分本计划中未列课程,供学生选修。

(五)生效日期

本教学计划从2006级开始执行。

十、地质工程学本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

时 学时

总数 课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授 习题

讨论 实验

上机 课外

辅导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课 必修 1 思想品德修养 2 2 36 36 2

2 法律基础 2 2 36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3 54 54 4 1-14周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2 36 36 3 1-14周

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36 36 2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3 54 54 3

7 形式与政策 1 0 1 自学

8 大学英语 16 4 288 288 4 4 4 4

9 体育 4 2 144 144 2 2 2 2

10 高等数学 12 4 216 216 6 6

1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3 54 54 3

12 线性代数 3 3 54 54 3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54 54 3

专业基础课 必修 14 地球科学概论 4 4 72 72 4

15 工程制图 3 3 54 54 3 1-18周

16 工程力学 5 5 90 90 5

17 工程化学 4 4 72 72 4

1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4 72 72 4

19 Fortran程序设计 2 2 36 36 2 1-17周

20 工程测量学 3 4 54 54 4 1-14周

专业课 必修 21 构造地质学 3 3 54 54 3

22 工程岩土学 2 6 36 36 6 1-6周

23 土力学 3 6 54 54 6 7-16周

24 岩体力学 4 4 72 72 4

25 工程地质勘察 3 3 54 54 3

26 工程地质学原理 4 6 72 72 6 1-14周

方向指选 27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4 54 54 3

28 地基基础工程 3 4 54 54 3

29 边坡工程 3 4 54 54 4 1-14周

30 地下工程 3 4 54 54 4 1-14周

A31 结构力学 3 3 54 54 3

A32 弹塑性力学 3 3 54 54 3

A33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验) 3 3 54 54 3

A34 工程渗流力学 3 3 54 54 3

B31 数学物理方法 3 3 54 54 3

B32 地球物理学原理 3 3 54 54 3

B33 VC++ (含实习) 3 3 54 54 3

B34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3 3 54 54 3

任选 本专业任意选修课 17

跨学科任意选修课 6

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35 工程力学实验 0.5 1 18 18 2

3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1 2 36 36 2 1-17周

37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 0.5 2 18 18 2

38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0.5 2 18 18 2

39 土工实验 1 4 36 36 4 5-13周

40 岩体力学实验 1 4 36 36 4 5-13周

41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0.5 2 18 18 4 15-19周

42 工程测量实习 1 1周 1周 X 16-16周

43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1 1周 1周 X

44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3 3周 3周 X

45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4 4周 4周 X

46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10 X

课外活动和

社会实践等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1 1

专业实践教学 2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学分合计 25 414 0 414 3 2 4 4 8 0 0 0

必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 100 1854 1854 25 26 21 22 7 13 5 0

选修课学分、学时合计 47 846 432 0 0 6 3 3 8 0 0 (+414)

总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合计 170 3114 2286 414 28 28 31 29 18 21 5 0

注:备注栏中“(+414)”为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各学期课时合计中不含任意选修课的课时;

实践课学时为折合学时,且不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

附: 各学期课程分配

第1学期(第一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 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3 体育 公共基础 1 6 2

4 高等数学 公共基础 6 90 6 全院合班

5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公共基础 3 54 3

6 线性代数 公共基础 3 54 3 全院合班

7 地球科学概论 专业基础 4 72 4

8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 实践教学 0.5 18 0 2

9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实践教学 1

小计 (必修&指选) 24.5

402

24

第2学期(第一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法律基础 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3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4 高等数学 公共基础 6 6 6 全院合

5 工程力学 专业基础 5 90 5

6 工程制图 专业基础 3 54 3 2

7 工程化学 指定选修 4 72 4 与土木合

8 工程力学实验 实践教学 0.5 18 0 2

9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实践教学 1 1周 0 20-20周

小计 (必修&指选) 26.5

420 24

第3学期(第二学年第1学期)

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2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公共基础 3 54 3 全院合班

4 Fortran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 2 36 2 全院合班

5 构造地质学 专 业 课 3 54 3

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实践教学 1 36 0 2

7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0.5 18 0 4

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专业基础 4 72 4

9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10 结构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11 弹塑性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B10 数学物理方法 指定选修 3 54 3

B11 地球物理学原理 指定选修 3 54 3

小计 (必修&指选) 27.5 540 27

第4学期(第二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 4 72 4

2 体育 公共基础 1 36 2

3 工程测量学 专业基础 3 54 4 1-14,与土木合班

4 工程岩土学 专 业 课 2 36 6 1-6周

5 土力学 专 业 课 3 54 6 7-15周

6 工程测量学实习 实践教学 1 1周 0 16-16周

7 土工实验 实践教学 1 36 0 4 5-13周

8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实践教学 3 3周 0 18-20周

A9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指定选修 3 54 4 1-14周

A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任意选修 2 54 4 1-14周

B9 VC++ (含实习) 指定选修 3 54 4 1-14周

B10

小计 (必修&指选) 21 586 26

第5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岩体力学 专 业 课 4 72 4

2 工程地质勘察 专 业 课 3 54 6

3 地基基础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6

4 岩体力学实验 实践教学 1 36 0 4 5-13周

5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实践教学 0.5 18 0 4

6 遥感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4 1-10周

A7 工程渗流力学 指定选修 3 54 3

A8 工程建筑概论 任意选修 2 54 3

A9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 任意选修 2 54 3

B7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指定选修 3 54 3

B8 重磁电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54 3

B9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54 3

小计 (必修&指选) 14.5 288 19

第6学期(第三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公共基础 3 54 3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公共基础 2 36 2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专 业 课 4 72 6 1-14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实践教学 4 0 0 17-20周

5 边坡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4 1-15周

6 地下工程 指定选修 3 54 4 1-15周

A7 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 任意选修 2 36 4 1-10周

A8 环境岩土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A9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B7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36 6 8-14周

B8 放射性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 2 36 6 1-7周

B9 数字信号处理 任意选修 2 54 4 1-15周

小计 (必修&指选) 19 1923

第7学期(第四学年第1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毛泽东思想概论 公共基础 2 36 2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公共基础 3 54 3

3 土木工程概论 任意选修 3 54 6 1-10周

4 地质灾害与防治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5 道路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6 水利水电工程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7 矿业工程 任意选修 2 36 6 8-14周

8 地震工程 任意选修 2 36 6 1-6周

9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0

A10 地质体改良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B10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任意选修 2 54 6 1-10周

小计 (必修&指选) 5 5

第8学期(第四学年第2学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 周讲授学时 周实践学时 备注

1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10

2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3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4 地理信息系统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A5 动力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A6 环境工程地质学 任意选修 2 36 6 3-8周

B5 混凝土无损检测 任意选修 2 54 6 3-11周

小计 (必修&指选) 10 0

兰州大学强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气类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080601。

该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080901。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机械设计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学制三年,专业代码460101。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产品及其零部件设计、数字化设计、机械加工与数控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机电设备控制与维修等知识,具备机械系统、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制造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

设备调试与维护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数字化设计、机械加工、零件制造工艺编制、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