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1年国内四份大学排行榜平均排名,哪些高校入围了前30?

桃子11个月前 (05-05)阅读数 7#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围了

引言:如果说单一榜单上的大学排名有所偏颇的话,那么,四份榜单的平均大学排名是否有更高的认可度和说服力呢?

眼下,2021年高考日益趋近,网络中各种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不过,几乎每一份大学榜单的出炉,都会引发不小争议。以下是笔者梳理了武书连、软科、校友会、金苹果等四份2021年国内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平均得出的前30强高校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985大学占据绝对优势

单一榜单之所以有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会有少数非985大学排名高位。比如说“211工程”中的苏州大学,“双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

而通过对武书连等四份榜单排名进行平均处理后,985大学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前30强高校全部来自“985工程”,也难怪在“双一流”公布多年后,至今仍有不少人把985大学视作国内高校最强实力担当。

十强格局基本稳定

任何版本的榜单,TOP 10高校总是备受关注的。此次平均排名后,十强格局基本稳定,依然呈现出“清北”+“华东五校”+“武华哈”。但如果细看十强高校彼此间的具体排名,则可谓看点十足。

首先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TOP 2之争中,清华已经明显建立了优势,这一点从高考状元的主流选择上也可以看出。

其次是浙江大学坐稳了“华东五校”的头名,南大逆袭成为了第三位,中科大则遗憾处于“华五”垫底的位置,且排名已经滑落到了第9位。

最后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江城”985名校,双双入围十强,体现了两校的综合性和强劲发展势头。

吉林大学表现抢眼

在排名第11-20位的高校中,第14位的吉林大学毫无疑问是最抢眼的,也是争议最大的。在过去很多人印象中,吉大多校合并后一直“大而不强”。比如说2017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吉大A类学科有11个、B类学科有35个,却没有一个象征着顶尖实力的A+档学科。

不过在2021年的四份国内大学榜单中,吉大竟然有三份榜单入围了前十强,如果不是软科的第24名拖后腿的话,吉大的排名有望再进一步。吉大排名在高校圈的“节节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此前积累的规模优势,在其若干优势学科、科研成果、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不断拔尖后,吉大未来的排名有望再创新高,这也是特色型高校不具有的发展增长点。

排名不等于高考择校依据

虽然四份榜单平均排名后,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顶尖高校间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但它依然不可作为高考生择校依据,毕竟高考生择校考虑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结构体系,比如说过往录取分数、专业是否热门、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等。

举个很简单的案例,地处上海的上海财经大学,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已经几乎达到了“华东五校”水平,这一方面得益于财经热、上海市好,另一方面与其招生计划少也有很大关系。但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上财连全国百强都难进。所以,考生如果单纯按照大学排行榜来择校,就会疏漏很多像上财这样的“小精尖”高校。

小伙伴们,对于四份2021年国内榜单平均之后的30强大学排名,你怎么看呢?更多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2021年国内四份大学排行榜平均排名,哪些高校入围了前30?

5.?南京大学

6.?复旦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武汉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1.?吉林大学

12.?中山大学

13.?四川大学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15.?山东大学

16.?南开大学

17.?天津大学

18.?北京师范大学

19.?中南大学

20.?东南大学

21.?厦门大学

22.?中国人民大学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4.?大连理工大学

25.?西北工业大学

26.?同济大学

27.?华南理工大学

28.?重庆大学

29.?华东师范大学

30.?兰州大学

31.?北京理工大学

32.?中国农业大学

33.?湖南大学

34.?东北大学

35.?郑州大学

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7.?苏州大学

38.?华东理工大学

39.?武汉理工大学

40.?南京农业大学

41.?中国石油大学

42.?北京科技大学

43.?上海大学

4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5.?中国矿业大学

46.?西南大学

47.?暨南大学

48.?电子科技大学

49.?东北师范大学

50.?华中师范大学

扩展资料:

大学排名只是民间进行的非国家官方数据,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说排名高的大学一定比排名低的大学好。

在2000年高校大合并,造就了一批综合性大学,他们多数是有几所专业性大学合并,一下子扩充学科,具体的学科整合发展并没有多少,只是简单的叠加。而在排名时数量上占据优势,排名比较靠前。而一些专业型大学,受到学科数量限制,自然排名较低。

它们的比较不是建立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许多大学为了大学“更好”,一味的扩充学科,适当的扩充是好的,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充,花费了太多精力,导致其优势学科受到影响。

另外这对于考生也是不公平的,他们报考学校地位高,但是实际专业却不一定好。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中。因此,对于高考考生,家长,老师通过排名简单的选择大学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大学排名相邻之间判断高低,更不可取。

百度百科-大学排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