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洪涝、内涝这三个词有什么定义上的区别?
我这人不擅长抠概念,但是我给点自己的理解
1洪水:洪水多指河流流域类的由于周边汇流超过自己河流承载能力导致河水暴涨所引发的流域性的水灾,一般来说是河流水位暴涨,就像我们常说的洪水决堤,多是指由河流引发的灾害,是由河流向外的
2内涝:这个词我接触的比较多,因为专业有一定相关性,内涝多指城市由于降雨过大,排水不畅所引发的灾害。例如我们新闻总说城市内涝,但是与城市中的河流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多数是支撑是排水体系存在问题导致的城市雨水不能及时排除。
3洪涝:
洪涝是个泛泛的概念。有点像1和2的结合体,特别是这一点“涝”可以是城市自身引发的,也可能是外部洪水造成的涝。向我们常说的防洪排涝是两套体系。
大雨中雨小雨如何区分
雨的等级分为以下六种: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小雨: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降雨量100~250mm者。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大雨中雨跟小雨,是根据降水量多少来区分的。
小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0毫米以下;
中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1-25.0毫米;
大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1-50.0毫米;
在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以及“大暴雨”、“特大暴雨”在气象学中都有明确的科学界定。
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扩展资料:
用雨量计或雨量器测定,以mm为单位。日雨量观测中,可分为24段(1h一次)、8段(3h一次)、4段(6h一次)及1段(24h一段)等4种。
日雨量的统计有20~20时和08~08时两种方法。目前,我国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发布的日雨量为08~08时,代表前一天的雨量。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百度百科——雨量等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