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纪录片怎样拍摄
1.形象化的政论
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 《西方的**和我们的**》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
(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比如伊文思的名作《早春》,我国优秀纪录片《在激流中》等。这一类影片对摄影和编辑、剪接技巧要求很高,不然会搞成枯燥无味的?大拼盘?。比较好的风光片还有南斯拉夫的《春》、《夏》,我国电视片《青岛》、《西藏见闻》、《瑶山行》也属这一类。
(4)集锦片。比如体育纪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介绍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纪录片,其欣赏性、知识性较强,也不一定有鲜明、突出的中心内容。比如《首都节日的舞台》、《体操》、《邯郸陶瓷》等。
(5)专访片。它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访问的摄影纪录。
3.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它包括揭示矛盾、展示矛盾、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比如《清流满壮乡》、《向青石山要水》等纪录片都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矛盾来展开影片的主题的。作为视觉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安排贯穿全片的主要形象。它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体现主线的物体(如上述几部片子中的水)。主线的作用,在于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深刻,而且使影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但是不能把主线当作纪录片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有不少体裁的纪录片是无所谓主线的。
4.纪录片的细节
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有了细节,可以使摄影主题深化,并且更生动形象。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申抓取的,是依靠 ?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这种细节,不一定带有强烈的戏剧性、故事性,它常常是通过编辑、记者细心观察,抓住了拍摄对象具有鲜明特征和个性的典型行为、动作、表情,或者以物状人,从?物?上面追踪、探索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踪迹(纪录片《周总理的办公室》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种细节,常常不需要太泛的铺陈或过分的雕琢,而仅仅依靠一两个细腻的特写、近景即可奏效。
5.纪录片的悬念
?悬念?是纪录片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悬念?就是?卖关子?。巧妙地运用?悬念?,有助于纪录片主线的展开和情节的形成。它集中、突出地提出矛盾,然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使影片的主题逐步深化,使影片的结构跌宕起伏、层次分明。在《美的旋律》中,对著名的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的出场安排,就是很好地利用这种?悬念?的作用。影片开始,用升格拍摄的慢镜头介绍了科马内奇来到中国,在机场上同中国女运动员一同步出机场的情景。随之,又用画片资料介绍了科马内奇在体坛上的光荣历程,从而使科马内奇在观众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人们都期待着要看一看这位两次获得奥林匹克体操世界冠军的优秀选手这次在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上又创造什么惊人的新成就。然而,此后一大段影片中,一直没有介绍科马内奇,只是在把女子体操项目全部介绍完了之后,才集中突出地表现科马内奇怎样带着脚伤,以顽强的毅力参加了团体赛,为罗马尼亚体操队争得了荣誉,从而使影片达到了高潮。
6.纪录片和新闻片子有哪些异同
纪录片与新闻片的特点,首先在于两者都不善于描写个人内心冲突,而只能通过人在其中生活的客观世界,及其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人。
纪录片与新闻片的不同点在于:两者虽然都是反映真实的世界,但方法却不同。新闻片总是用一种简短的和客观的、中立的方式来反映能引起普遍关注的要闻时事,纪录片则不一定要客观,允许摄制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来处理素材,获得不同的效果。可以有不表明任何态度的画面报道,也可以是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或表露社会目的的作品。
新闻片,应当是报道新近发生的(或发现的')事实的,它一般只报道在某特定时间、环境中的一个片断,是事件的?横剖面?,恰是纪录片的任务。今天,新闻意味着是当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发生的事件,新闻**由于创作上的复杂、缓慢,已远不能适应时效性要求,而被使用电子手段的电视新闻所代替。前美国CBS电视新闻主持人瓦尔特.克朗凯特说,电视新闻?是报道某件事的第一步,它是当天新闻的大概指标。但我们无法在短短半小时里,对了解世界的许多新闻作深入报道。?克朗凯特准确地说明了电视新闻亦即今天的?新闻片?的任务。显然,纪录片的任务与此有很大不同。所谓?新闻纪录片?如果指对新闻事件作完整、详细、系统的解释性报道,在国际上是被称为?新闻专题报道的?,或者把新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样式。
7.纪录片有哪两种创作倾向
纪录片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创作倾向:一是现实主义的倾向,注重调查报告式地纪录现实:
二是造型的倾向,也可归纳到表现主义倾向中去。
应当说,任何纪录片,不论它的目的何在,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但是,制作者又往往有造型的欲念。制作者造型的冲动使纪录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倾向,造型的欲念处在压倒一切的地位。
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分寸,不使造型的冲动达到促使你造假、虚构的地步。有些纪录片,加上了演员的表演,真假相伴,格调不一,失去了感人的力量。现实主义倾向要求克制追求形式美的冲动,宁取摄影、剪接上的朴素,而不雕琢。如伊文思谈他在比利时拍摄表现煤矿工人生活、斗争的《博里纳奇矿区》时说:?我们感到,使用任何一种将会妨碍我们直接地和忠实地把他们的痛苦告诉每一个观众的摄影风格,都将是对这些处在极端困苦条件下的人的侮辱。?
8.纪录片申解说词占有的地位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根据画面内容的发展而编写的。解说词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而不是画面的简单的重复。
一般说来,纪录片是先产生画面后产生解说(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拟写拍摄提纲时,结合画面的设计,对解说词也做一个初步的设计。有些由历史资料编集而成的纪录片,甚至可以先写好解说,再剪辑画面)。但是,在最后正式创作解说词的时候,还是要先把画面编好,才能动笔。
因此,先有整个节目的结构,然后才能有解说词的结构。
解说的布局,是看画面内容发展的需要设置的,决不能脱离画面内容单独地进行解说的构思。
感觉纪录片不管什么题材,只要拍的细致,深入,从不同的视角看都会很好。最好能透过纪录片让人有所反思的,这是最好。
单纯记录和讲述也可以。在学校的话,从人物方面,可以拍清洁工,食堂里的阿姨,外卖送餐员,快递小哥等。
简介
从事件的话,可以是某个社团组织活动的整个发展脉络运作,事件的话,我不太注意到。也可以是反映学校某一方面问题或管理的纪录片,例如食品安全,校园卫生,校园交通安全等。
另外,如果家在农村的话,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题材是很好的。同样在城市中,反映某一群体(尤其是边缘群体)和城市发展困境、问题等都可以,个人感觉好的纪录片,第一可能需要时间见证跨时间的变迁;更重要第二,需要发现、讲述及揭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