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和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1、茶形不同:武夷岩茶成品茶绿叶镶红边,冲泡之后,茶汤色泽金黄鲜艳。铁观音成品茶叶片黄嫩,红边鲜亮,冲泡之后,茶汤颜色淡黄透亮。
2、萎凋程度不同:武夷岩茶的萎凋程度比铁观音重,需要去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水分,在外观上,茶叶的顶端明显下垂。铁观音萎凋程度较轻,只需要去掉百分无到百分十的水分,至顶叶下垂即可。
3、滋味不同:武夷岩茶滋味浓醇厚重、果香明显、叶底肥嫩、绿叶红边。铁观音滋味鲜爽淡雅、有奶油香、叶底黄嫩、红边鲜艳。
4、发酵程度不同:武夷岩茶的发酵程度高于铁观音,基本上要发酵到三分红七分绿的程度。铁观音发酵程度较轻,只要达到二分红八分绿的程度即可。
茶知识|什么是正岩茶
茶知识|今天一起喝懂武夷岩茶
掌握老茶客们的品鉴要点
冲泡流程
准备冲泡器具>>烧水>>温杯>>投茶>>摇香闻香>>冲水>>刮沫 (或淋壶) >>出汤>>分茶>>奉茶>>品茶
投茶量
般为1:7-1:22的茶水比,即投茶量5g-10g/110ml。可根据自己口味调整浓淡,日常7g即可。
冲泡要点
茶汤热饮注水要高冲低斟、茶水分离、茶汤热饮。
品茶鉴赏
干茶外形色泽、干茶香、杯盖香、水中香、杯底香、叶底香、茶汤色泽、茶汤滋味。 (详见后面的介绍)。
山场
山场: 即武夷岩茶的茶树生长所处的地域环境。武夷山的茶树基本上种在岩坑涧案里,除了“三坑两涧两案一洞”正岩山场外,还有36峰、72洞、99岩等山场。
干香
干香: 茶叶的干茶香,将茶叶倒入温杯后的盖杯或壶内,盖上后摇动几下,再细闻干茶的香气。喝岩茶,闻香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盖香
盖香: 茶叶冲泡时杯盖上的香气,细闻盖香是鉴赏武夷岩茶香气的纯正、特征、香型、高低、持久等的重要方式。
火工
火工: 武夷岩茶独特的焙火工艺所形成的风格特征。因焙火的时间和温度不同,火功的程度大致分为轻火、中火和足火等。
夙氨狈蔼昂必火风格
走水茶: 汤色偏黄,清香带青味
轻火: 汤色橙黄,清香不带青味
中火: 汤色橙黄偏红,花香、品种香显
中足火: 汤色橙红,熟香、品种得显
高火: 汤色偏红,熟香显,火味浓郁老火: 汤色深红熟香带焦糊味
啜[ chuo]茶
啜茶: 是老茶客喝岩茶的品饮方式,嘴巴连续快速地吸气,让茶汤充分与口腔接触,领略岩茶特有的“岩韵”
蛤蟆背
蛤蟆背: 武夷岩茶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烘焙所形成的,在叶底显现出叶面表层隆起的现象。
水香
水香: 茶汤中的香气,也称水中香。茶汤入口充分接触后,口腔中的气息从鼻孔呼出,细细感觉和体会武夷岩茶的香气。
底香
底香: 包括杯底香和叶底香。杯底香指品茗杯或茶海饮尽后或倒出后余留的香气,也称挂杯香。叶底香指茶叶冲泡多次后底叶的香气。
观汤色
观汤色: 茶汤出水后,鉴赏汤色,汤色以金黄、橙黄至浓橙黄、或带琥珀色,清澈明亮为佳。对于火功不同,汤色也有所不同,高火工的茶汤深于低火工岩茶。
醇厚度
醇厚度: 也是岩茶岩韵的表现之一,茶汤滋味在口腔中表现出的厚重感、润滑性和饱满度。以浓而不涩,回甘持久,内涵丰富为佳,宜综合多次冲泡的滋味来判断。
回甘
回甘: 岩茶茶汤咽下后口腔所产生的生津、甘甜的感觉
异味
异味: 武夷岩茶不应具胡的不良气味,如烟味、镀味.
握味等。
返青
返青: 武夷岩茶成品茶火功褪后所产生的,呈现出青气,滋味带有青涩味的现象。
苦涩
苦涩: 武夷岩茶茶汤滋味表现为持久不化的苦味与麻涩味。
锁喉
锁喉: 是指喝岩茶的时候,咽下茶汤以后,喉咙会感到干涩,甚至在喉部还有异物感。喝岩茶以后喉部出现这些现象,大多属于不正常的反应。
茶知识|什么是正岩茶
岩茶家族
人们常说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山很早以前就存在着基于地域的分类规范,茶有岩、洲、外山之分。
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武夷山之外者为外山茶。而岩茶又可进一步分为正岩茶及半岩茶。
正岩
正岩茶,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武夷岩茶里最正宗,正统,最有威望,品质最顶级的一类。
正岩更是指的岩茶的产区,在过去传统山场划分里,指的是三坑两涧,即牛栏坑,慧苑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的岩茶才能被称作“正岩"。
外岩
半岩是指在武夷山风景区内,但并不在核心景区的部分。
总结
正岩茶可以被称为武夷岩茶,但并不是所有的武夷岩茶,都是正岩茶,要能担得起“正岩”二字,茶树必须生长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