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权益保护

是丫丫呀11个月前 (05-06)阅读数 4#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权益保护

一、预防就业陷阱

毕业生在网上求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招聘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如可以通过电话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该单位是否存在,还可以登录当地工商部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等。如果求职者不慎落入?传销陷阱?中,不要轻易与传销者发生冲突,要想办法寻找机会报警,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

二、毕业生权益的自我保护

毕业生应了解目前国家和地方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毕业生权益自我保护的前提。毕业生可享有的合法权益有:获取就业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推荐权、就业选择权、公平待遇权、用人单位违约后的求偿权等。

另外毕业生也应自觉遵循有关就业规范,接受其制约,保证自己的就业行为不违反就业规范,不侵犯其他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毕业生如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再为其办理就业手续。

A.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

B.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C.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提出无礼要求而被用人单位退回的;

D.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毕业生应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寻找合适的救济途径。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求职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本平台!

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有国家提供的就业技能培训,就业补贴,就业创业指导。

1、就业技能培训。

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权益保护

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每年可到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培训单位参加1次政府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具体请咨询各县(区)人社部门。

2、就业补贴。

职业技能评价补贴,求职创业补贴。

3、就业创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除参加本校组织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外,也可参加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毕业生离校前后组织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讲、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线上线下公益性指导服务。

鼓励到社区就业创业:

1、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包括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统招毕业生,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等,都可享受每月120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月25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

2、高校毕业生在社区服务类企业(社会组织)就业、参加见习,或者投身城乡社区服务领域创业的,会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3、社区工作者队伍出现空缺岗位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岗位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