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大学生求职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桃子10个月前 (05-06)阅读数 4#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途径

当前大学生的求职途径五花八门,适合大学生的渠道有哪些呢?大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呢?干货上线,别错过!

1、校招

校招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好处:

1)校招上的企业都经过学校严格把关,基本没有牛鬼蛇神,踩雷的概率很小。而且,这类企业往往都具备一定规模并且平台广阔,对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的体系,福利待遇也相对比较完善。

2)校招上的企业对应届生比较宽容,因为大学生没有踏入社会,项目经验和职场经验也不足,所以HR主要看求职态度,在校表现以及平时专业成绩等方面。

3)如果你想往体制内发展,国企的校招也是一大的机遇。当前,很多国企单位正式的职位几乎不对外进行招聘,人员空缺都从校招渠道走。因此,趁着自己有应届生的身份,一定不要错过国企的社招!

2、招聘网站

一般有综合类或者垂直类的招聘APP或者网站,也有线上的各类招聘会。不同类型的招聘渠道,都有不同的优势。

对于大学生来说,找一个靠谱的招聘平台至关重要,因为不仅优质的企业和职位资源更多,而且对职位和企业进行层层把关,求职更靠谱,这样能够节省求职的时间。

3、熟人内部推荐

1)校友群、老师和学长学姐

校友群会有很多已经工作的校友发布一些他们的内推信息;老师也会和一些企业有合作,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推荐资格;熟悉的学长学姐在工作后跟他们关系不错的话,也可以找他们推荐一些公司内部的招聘信息。

大学生求职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2)亲戚朋友推荐

亲戚朋友这个社交圈也可以利用起来,如果身边有亲戚朋友在不错的企业上班,那么也可以请求他内推你。

3)对于HR来说,内推的人才相对靠谱,有更多的人才进行选拔;对于大学生来说,内推可以免除简历筛选或者不用参加笔试,直接进面试环节,尽快的知晓自己的求职进度。

4、考公或者事业编

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也是求职的一大渠道,体制内相对比较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优厚,同时职场存在的35岁魔咒没这么严重。

更多回答,欢迎百度了解~

其他信息:

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方法有很多,可以把握好学校的就业推荐平台。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上,主要是搭建平台的作用,将公司进来,为公司与学生搭建双选选择的平台,公司挑选学生,学生挑选企业。常采取的形式就是是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 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方法有什么 把握好社会力量服务大学生就业渠道。 这里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政府类的公益就业服务。省一级的教育厅都有专门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他们会举行各类线下和线上招聘活动,这类主要针对大学生,面对群体大,就业服务不可能像学校招聘会的那么精准,岗位也没有那么对口。另外,各级政府的劳动部门也有就业服务部门,一般叫人才中心,他们就业服务面向所有人,大学生也是其中一类,这种服务的精准度就更低了。还有,街道和社区,为了服务本地企业和求职者,也会举行一些招聘活动,这类招聘会的档次就不会太高了,大学生去看看无妨。 第二种类型是市场化的公司的就业服务项目。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招聘,比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51JOB,58招聘以及各类行业招聘网站,招聘网站数量很庞大。求职者通过注册填写简历,企业通过购买会员查看求职者简历,网站还会根据岗位通过计算机匹配,向企业推荐求职者,向求职者推荐企业,这类网站大学生免费,但是网络垃圾信息很多要格外注意,确保安全。 大学生找工作要注意什么 不要轻易跳槽,跳槽是对自己以前努力的否定,认准一行就不遗余力的做好。跳槽后你的周围就变了。又得一段时间适应。也不要嫌起点低,想想每年那么多人失业,那么多人没找到工作呢,好多人想要你的工作呢。只要好好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起点只是开始,精彩在过程。 如果家里有资产,有条件,可以选择创业,最好工作个两年长点经验。想要赚大钱,当然得自己当老板了,国家也鼓励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几个年轻人在一块,有创业想法,有项目,思想成熟了,就可以去试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