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是怎么命名的 ?
1、清华园,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年鉴。最初为熙春园,后分为春泽园与涵德园,春泽园后更名近春园,涵德园后复名熙春园,又于咸丰二年更名清华园。
2、1904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认为赔款过多,希望减免。大清驻美公使梁诚从中斡旋,促成减免。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返还赔款基数定为一千余万美元,逐年退还。赔款用于人才培养和赴美留学。
3、为统筹考核留学生,外务部与学部上奏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地点设在清华园。1911年2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1912年5月1日,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开课。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后,任命罗家伦为校长,易名“国立清华大学”。
4、清华大学就一直叫下来了。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创立于1911年,创始人为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洛克菲勒先生。它的名字——“清华”,源于其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下面将从历史、背景、名称等角度阐述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
首先,清华大学的建校背景和历史与清华园密不可分。据[1]的资料显示,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到了咸丰皇帝时期,这个园子被赐名“清华园”,意为“修明洁慎之地”。此后,园子历代更替,但是“清华”这个名称一直得以保留。
其次,清华大学的校名来源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希望借助教育改革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因此,他们在美国招揽人才,由福布莱特基金会会长洛克菲勒等人出资,创办了“北京清华学校”。初期,该学校曾经位于北京的慈禧太后修建的颐和园内。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清华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清华大学。这一过程中,原名“北京清华学校”的名称逐渐被缩短为“清华学校”,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清华大学”。
综上所述,清华大学的校名——“清华”,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以及与历史背景的紧密联系。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也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