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打战,将军都要上阵厮杀、冲锋陷阵,为什么现代打战,将军、司令都是坐在指挥部,连上阵地指挥都没有
古代打仗都是冷兵器短兵相接,所以必须冲锋陷阵。现在打仗都是热兵器远程打击,人和人轻易见不到面,又有现代化通讯设备,所以呆在指挥部里就可以了。但是真要是打急了,阵地战的时候指挥官上前线对士气的鼓舞是非常大的。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战争效费比越来越重要。一旦探知对方的指挥官所在地,直接召唤空中打击进行“斩首”是以后重点采用的一种战斗方式。可以说,情报决定了将军的生死。
新中国的开国元帅身上没有伤疤,也有很多有的。当时的军队通讯不是很流畅,所以很多司令员也把指挥部前移。通常是军长坐镇师指挥部,师长坐镇团指挥部,团长直接上前线。如果说直接参与过战争的元帅,那十大元帅全部亲身参与过,退到大将,才出现一个从没指挥过战斗的李克农,他是新中国的间谍之王,搞情报的。
意思是应该团结一致去干事情。
上阵父子兵,是汉语谚语,出处无法考证,收集《增广贤文》中: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报慈母惊。打虎要像兄弟一样一起向前,上阵打仗要团结的象父子一样。只有团结才无往不胜。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
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
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百度百科-上阵父子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