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风习俗
1.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附近亲戚吃。“祭火”的时辰为傍晚黄昏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喇嘛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花样繁多,尤其供佛之品要讲美观。其次是包饺子。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同时,开始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始祭祖先。长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完祖先后,全家上席,晚辈敬酒给长辈送旧岁。这天,全家不论男女老幼,玩什么都可以。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一直玩到天明。初一凌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长辈。向长辈敬酒时,敬者必须戴帽子。长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须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如今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习俗了。牧区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都煮饺子,实在吃不下可尝一个。
2.蒙古族待客
如果您到鄂尔多斯蒙古人家里作客,会受到盛情款待。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 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令外来游客感到亲密无间。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 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 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传说,成吉思 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 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好心愿。
摆羊背子:
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 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的木制 红漆托盘里。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
敬美酒:
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 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 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酒足饭饱,客人临别时,主人还要用歌声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请别忘记以后再到鄂 尔多斯作客。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鼻烟壶是蒙古族爱不释手的一种器物。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客人 接到鼻烟壶,应放到鼻下闻一闻,然后如礼以答。这样做能使双方的 感情得到及时交流,很快消除彼此间的生疏冷漠之感。递鼻 烟壶时,还有一些讲究,同辈见面要用 右手递壶,并互相交换;长辈与晚辈相见,长辈只欠一下身子用右手递给对主即可,晚辈 则需跪下 用双手把鼻烟壶接到手中。蒙古族视鼻烟壶为珍宝,常作为收藏品妥善保存。其珍贵之处在于制作鼻 烟壶的原料选用的 是金、银、铜、琥珀,玛瑙、翡翠等。鼻烟壶上的图案有的在外面,有的在里边 (内画),图案均绚丽多彩、意境高雅、气韵生 动、浑厚质朴、神形兼备、气魄宏大,其刻划的画 面有飞龙奔马、千鸟百兽、摔跤射箭、山水风景等。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哈达.
蒙古族视哈达为吉祥物,迎来送往、拜见尊长、觐见佛像、婚丧喜庆都要献哈达。献哈达是一种 对客人最普通又最尊贵的礼 节。向客人、长辈献哈达时,要把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对平辈或 下属,则要求用双手系在对方的脖颈上。献赠哈达的长 短,要依接受哈达人的社会地位来决定。哈达 一般是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也有蓝色和**的。哈达的质料,有的是 生丝织品,有的是 棉纱织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火
谈到火,便使我们想到蒙古人昔日的生活方式:严寒的冬季,蒙古人三三俩俩结伴狩猎,他们喜悦地把猎获物放到林间空地 上或草原上,很快弄来树枝、树叶,拢一堆火,把猎获物烤得半生不熟,一边美滋滋地吃着,一边取暖驱寒,火显得多么重要啊! 人间万物的循环运转,处处离不开火。蒙古人视火为生命,以火当财富。火还是沟通人们心灵、增进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 喷香的奶茶,名目繁多的民族食品……
哪样离开了火也是不行的。高天寒流,只要有了火,就能驱寒取暖,振奋人们的精神。 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往往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他们是烧不到煤炭的。于是,他们便就地取材,把畜粪和柠条、沙篙等灌木 枝叶当作燃料。蒙古包前堆放着似山如塔的牛粪、马粪和羊粪,或者横七竖八地垒垛着沙篙、柠条、白刺、梭梭枯死的枝干,犹 如一幅幅优美的风俗画,点缀在千里草原上。
晒干后的畜粪,易燃、火苗旺,没有异味。用羊粪当作燃料,互不粘连。沙区生长的灌木,有油性、坚硬,火劲大,耐烧。 显然,就是在十冬腊月,寒冰凝霜的季节里游人到蒙古包住宿,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有的牧民已用电或太阳能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但他们对火的崇拜仍不减当年,年年岁岁都有敬火、 祭火的习惯。腊月二十三日(小年)祭火最讲究、最隆重。夜幕降临,参加祭火的男主人和男孩,穿着整洁的衣服,一同来到燃 烧着的火盆前,点燃一柱香,先绕行蒙古包一周,再从左、右绕火盆祭三匝,把香插在火盆内,祭火便开始了。这时火盆旁边的 小桌子上,已摆着很多供品:哈达、酒、炒米、红枣、酥油、砖茶、羊肉等。一直到大年初一以前,他们还要往火盆里投祭品。 并吟诵祭辞,其大意是:“祈求火神恩赐: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媳妇、温顺的姑娘、善良的女婿……,福来!福来!福来!” 全家人并要吃用清水煮的肉和用肉汤煮的饺子。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白色
蒙古族崇尚白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吉祥。因而把阴历的头一个月,称之为“白月”。逢遇喜事,他们总喜欢穿白 色蒙古袍;吃“白食”(奶食的蒙语称呼):既有用洁白的奶汁制做的食品,像白油、奶酪等,又有用羊油炸的果子。白色在蒙 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随后递给客人的是一种洁白的精制奶食。亲人远 行,惜别贵客,他们还要抛洒乳汁祈求平安。住的是雪白的蒙古包,铺的是雪白的毡子,蓝天白云下放牧的是白色的羊群。“从 文学作品和蒙古口语来考察。白色也成为蒙古语中用从正面肯定事物性质的标志”。例如蒙古语中的“大福大德”、“崇高的工 作”、“纯洁的心灵”、“正大光明的事”、无邪的思想”等语汇中均有白色一语做词根,以象征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正 直和美好。白色还代表一帆风顺,他们称善良的人为“心灵洁白”的人,并用“白”来祝福民族的健康与兴旺。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马
当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万马奔腾、骏马飞奔、群马驰骋时,无疑,就会联想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自蒙古族作为游牧民 族出现以后,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马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因此,一个好的驯马 手,是众所敬仰的英雄,牧民只要有了好马比什么都重要。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自然也是马的故乡。如果有机会到绿茸茸的草原上瞧一瞧,一群一群的骏马,像团团移动的彩云贴地而奔,枣红、绛紫、雪青、虎黄、斑玉、海栗各色马匹,有的昂首苍空,啸啸欢鸣;有养精蓄锐,在湖边觅食青草;有的狂奔乱跑。 人们不仅看到了马的骏美,更领略到了马背上的民族咤叱风云的雄风。蒙古民族生活在这样沸腾的生活中,怎不叫赞美与歌唱! 马勇敢、柔顺、善解人意。接受人对它的驾驭,从不欺侮弱小的动物;合群,热爱集体生活。由于蒙古人年年岁岁同马在一 起,才锻炼出蒙古民族这种粗犷豪放的性格,敦厚质朴的感情,机敏果敢的气质。蒙古人喜爱马,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对马的无尚崇敬:蒙古包前矗立的两根旗杆——“玛尼宏”旗杆与 旗杆之间拴着一根羊毛细绳,绳子上系着蓝色、**、绿色、白色、红色五面小旗。蓝色小旗象征纯洁无暇的蓝天,**小旗象 征地肥草茂的土地,绿色小旗象征鲜花竞放的草原,白色小旗象征财源滚滚的畜群,红色小旗象征生活幸福国泰民安。各色小旗 上都绘着九匹昂首嘶鸣、扬蹄奔腾的骏马,骏马与骏马之间的空白处,还用蒙、藏两种文字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 的民族繁荣吉祥。”蒙古包门的上方,绘着一匹奔驰的宝马,腾空飞驰,用来表示他们对幸福的向往。此外,他们穿的坎肩叫马 褂,穿的靴子叫马靴,拉的乐器叫马头琴,喝的佳酿叫马奶洒。放牧、出门远行,参加“那达幕”,他们都要挑选精良的马匹乘 骑。而且,鞍具、笼头都有一定的讲究,金银雕花鞍、景泰蓝鞍、鲨鱼皮鞍价格上等,质量最好。串拴在一起的五色布和攀胸铃 在笼头上戴着。大批文人学士纷纷编故事、写赞词、唱赞歌,为马歌功颂德。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祭奠成吉思汗时,均是以鲜马奶的祭洒而拉开序幕的。祭奠时,还有一匹白色的骏马格外受到蒙古人 的尊崇。据说,它是受过成吉思汗禅封的神马,并是玉皇大帝天马神骏萨尔勒的化身,牧民常把它作为偶像供奉着。据资料介绍, 挑选白马时的标准是眼睛乌亮,蹄子漆黑,全身毛色纯白,不能有一绺杂毛,还要带一点粉白、闪光,各个器官不能有伤痕疮疤。 轩辕皇帝坐彤车,战胜 尤,乘驾的就是“白马”。
此外,在牧民的住地,还挂着任其飘扬的禄马风旗, 上面刻印着马的形象。 蒙古人把它视为是兴旺发达的象征。何谓禄马风旗:“就是成吉思伊金(君主成吉思汗)和全体蒙古人崇奉的白色神马与银合八 骏马的马桩。” 此外,杭锦旗伊克乌素有用马命名的白龙马泉、红枣骝马泉。
每逢草肥马壮时,牧民都要举办马奶节、打马鬃节、赛马节。 马是蒙古族的第二生命。一匹马每年能提供2-3千公斤的马乳。马乳是良好的营养品,含糖量比牛奶还要高。马奶酒或酸 马奶,对肺结核、气管炎、贫血、消化不良等疾病,疗效甚好。特别是马肉瘦、脂肪少、热量大,能够抵御寒冷和防治心脏疾病。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牧羊犬
牧民把狗当作亲密的伙伴由来已久。 狗聪明灵利,它是最通人性、最有感情的动物。
狗的嗅觉极其灵敏,比人灵敏100万倍。而且警戒性强,驰骋力好,矫健 凶悍。它在帮助人进行侦缉、鉴别、搜索和跟踪等方面常大显身手。
牧民居住在没有屏障的茫茫大草原上。经常遇到狼群和野兽的袭击,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便开始养狗。
牧民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狗。夜间,只要狗在门外守候,
牧民就可以免除或减少被猛兽袭击的危险。打猎时,牧民常把它带 在身边,狗还能协助牧民寻找野味,捕捉野兽。放牧时,牧民把陪伴在身边的、忠心耿耿的狗,当作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傍晚,千百只羊群卧圈之后,狗便替牧民进行照料。据说,狗监视狼的行踪极为巧妙:狼第一次进羊圈时,先不吃羊,而是转一 圈就出来,看看有没有逃路。如果没有逃路,它宁肯在羊圈里卧一夜,也绝不叼羊。狗发现后,汪汪狂叫,狼便逃之夭夭。 牧民对狗非常疼爱,凡是人吃的食物,都有狗的份。年节时分,主人还要特意给狗吃些好饭。因此,牧民养的狗,个个都是 毛色光滑,讲究卫生。
狗对主人忠贞不二,绝不会见利忘义,抛弃主人。如果主人外出时遇到意外而倒在路上,狗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主人。
热爱生命,保护动物,是蒙古人的美德。倘谁要虐待狗,牧民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鄂尔多斯蒙古族住所
鄂尔多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已逐渐被定居轮牧所替代,住上了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房屋。为了适应游牧时的生 活环境,他们倒场放牧时,仍需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为圆形,一般高七、八尺,直径丈余,四周用条木结成网状圆壁,屋顶用 椽木组成伞骨形圆顶,周围和顶上覆以白色的防寒毡。冬天,毡子厚,有两三层;夏天,只有薄薄一层。毡面用毛绳从外面勒紧。 壁上留有木框门,门大都朝南,也有朝东南的,借以避开凛冽的西北风。顶的中央留有圆形的天窗,用来通风排烟和吸收阳光。 室内的中间部位有炉灶;门的右边,放置炊具,常置一张宽1公尺,长2公尺的矮床。油漆小木柜上放着被褥和毯子,地面上铺 着厚厚的毛毡。一个蒙古包重约250-300公斤,两匹骆驼或一辆牛车就能运走,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好使用。由于北方气候 寒冷,冬季风雪大,蒙古包的结构非常科学:圆形,遇到大风雪阻力小;顶尖,下雨时不存水;门小而连地,雪不易堆积。蒙古 包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已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其结构仍保留着原始独特的风格,但包内的陈设已逐渐向现代化发展了。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艳丽美观,别具一格。 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
头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是用珍贵的玛瑙、珍珠、宝石、 金银等材料制成,长1公尺左右,从头顶一直垂到双肩,重一二公斤。此外,还要佩带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平时,牧区 妇女大都用红色或绿色的长绸子缠在头上。牧区的男子,冬季喜戴皮帽,夏季则戴前进帽。 在牧区,不论男女都喜爱穿身宽袖长的长袍。长袍肥大,乘骑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袖子宽大,便于持马缰。长袍较长,直 至脚面。长袍镶着美丽的花边,袍子下面左右不开岔,领子比较高,钮扣在右侧。
腰带。男、女牧民喜在腰间束布或丝绸腰带。牧民系上腰带骑马,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与垂直,冬天还可保暖。此外,“男子在腰带的右侧,挂一柄小长刀,刀鞘上还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筷子,刀鞘上坠有银或金的链子,左侧的小链,拴着打火 用的燧石,还挂着烟盒。”
蒙古靴。蒙古靴好穿耐磨,鞋帮子上配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靴子里有的衬着皮子,有的垫着毡子。蒙古靴有单的、有棉的, 青年人特别爱穿。蒙古靴尖端向上翘着,这是为适应骑马的需要而设计的。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宗教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信奉喇嘛教。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始于元朝。明代,喇嘛教在漠南蒙古地区的传播,得到明朝统治者 的鼓励、扶植,清代,在漠南新建了许多寺庙,僧人剧增。这样,蒙古族地区的宗教活动中心便成了各地的喇嘛寺院。他们的宗 教生活,除了在家中敬佛、祀佛外,每逢庙会,必定参加。届时,还将举行隆重的跳鬼活动。祭敖包庙会也是蒙古族每年重要的 宗教活动。蒙古族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唯诚唯敬。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筹备,邀请喇嘛到敖包处,或吹喇叭,或打大鼓,并 要诵经。喇嘛教系藏传佛教的一支,起源于西藏,其领袖人物为宗喀巴。僧人戴**僧帽。
鄂尔多斯蒙古族节日
蒙古民族的节日,是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达慕大会,常在水草丰茂、畜群肥壮的盛夏或秋季举行。大会期间,除开展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 祭祀。祭祀时喇嘛们还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祷神灵保佑,祝愿人畜两旺。除白天举办歌舞表演外,夜幕降临,人们便在辽 阔的草原上围着篝火,伴随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的节拍,通宵达旦,彻夜不停地、欢快地歌唱,尽情地跳舞。
祭敖包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 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 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
蒙古族过年,有小年和大年之分。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 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 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 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 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 共进全羊酒宴。 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鄂尔多斯蒙古族禁忌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民族的禁忌 也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之一。那么,蒙古族的禁忌主要有哪些呢?
进入蒙古包前要把马靴放在门外。入包时,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包边。离包时走原路。告别主人时,主人返回蒙古包后, 再上车或上马。
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去接。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如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 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蒙古族妇女坐月子, 满月前不能进家串门,他们在门口做的标记是:生男孩的,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弓箭)。倘是女孩,门的 左边挂的是红布。严禁客人打骂狗。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参观宗教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介入;参观时不妄加 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