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有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等。
一、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
2001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型的课堂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在现代信息化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即形成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至2015年的在校大学生都经历了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他们都是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成长起来的。
二、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够,致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具有年龄特点、时代特点、学习特点。所谓年龄特点,是指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展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
所谓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是指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有一定的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手机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
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不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讲,大学课堂教学都滞后于这个时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从纸质版的照本宣科到电子版的宣读PPT,从原来的黑板变为白板,只是对内容的翻版,其本质仍然是满堂灌。
同时,大学教师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够,个别教师在熟悉掌握的情况下,也不会花大把的时间去挖掘信息化资源来作为课程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大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获得信息已经十分方便,而大学的校园与课堂在利用网络化资源、慕课开发、翻转课堂等方面均较滞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