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奥克兰和美国奥克兰有什么区别
1、地理位置不同
新西兰奥克兰: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央偏北地带,北部奥克兰半岛南端,伫立在塔斯曼海与太平洋之间的细长的地峡上,两面环海,东侧是濒临太平洋的威特马塔港(Waitemata)。处于太平洋的怀特马塔港湾和塔斯曼海上的曼努考港湾之间仅26公里的地峡上。
美国奥克兰: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是州内人口第8大城市。地处旧金山湾区东北部,西临旧金山湾、北接著名大学城伯克利(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在地)。
2、英文名不同
新西兰奥克兰:Auckland。
美国奥克兰:Oakland。
3、面积不同
新西兰奥克兰:面积1086平方公里。
美国奥克兰:面积:138平方公里。
4、气候特征不同
新西兰奥克兰:
奥克兰气候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温在6-28℃之间。2月最高温度为25.5℃,8月最高16℃。即使在夏天,奥克兰的气温也维持在26-29℃左右。
美国兰奥克兰:
奥克兰依山傍海,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终年享受来自太平洋上的西风,冬暖夏凉,冬季少见冰雪,夏季常多云雾,全年平均气温13℃。
百度百科-奥克兰(新西兰第一大城市)
百度百科-奥克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
关于新西兰留学与移民想请问一下新西兰哪些大学比较
市名的由来
新西兰首任总督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以印度总督奥克兰(Auckland)之名命名这座城市。
有意思的是,在毛利语中,奥克兰得名于Tāmaki-makau-rau,意思是“纯洁的少女和一百个情人”。
这是由于该地区有众多的部落的缘故。
第一批移民(公元1350年)
奥克兰的原始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种的毛利人,公元1350年,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库克岛上集体航海,在海上和波涛奋战了好几个星期,横渡3200公里的海洋来到这片盛产长嘴无翼鸟、长着茂密植物的美丽土地,成为奥克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因为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竞争对手很多,他们就必须要在火山峰顶建造“帕”(pā)(防卫性的山寨)。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大约有2万毛利人居住在这里。
随着火器被引进新西兰的北部地区,这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平衡,并导致了部落与部落间惨烈的战争。
而一些缺少武器的部落(iwi)不得不在这一地区寻求新的避难所,还不能在这沿海地区被其他部落发现。
结果当欧洲人到达此地并建立“新西兰”这一殖民地的时候,这一地区的毛利人非常的分散。
以致毛利人并没有仔细讨论欧洲人的政策。
在那段欧洲人的移民时期,由于战争和后来的大批欧洲移民,奥克兰中部区域的毛利人急速减少。
纳提瓦图瓦(Ngati Whatua)和泰努伊(Tainui)曾经是世代生活在那片区域的两个主要部落。
时至今日,在奥克兰郊区附近不少火山冈丘山仍保留着早期毛利人的堡垒式遗址,例如伊甸山(Mount Eden)和独树山(One Tree Hill)。
奥克兰的诞生(1840年)
尽管早在1769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就曾经经过这个地区,但他却没有进入到怀特玛塔港(Waitemata Harbour)和豪拉基湾(Hauraki Gulf)。
直到1820年,撒母耳·马斯丹才发现了今日的奥克兰市中心。
而1840年奥克兰建城时的居民只有约2000人。
1840年2月6日,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上尉被英国 *** 派到新西兰跟当地的毛利原住民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后,这块地就用六英镑被买下来,霍布森就选择奥克兰作为这新殖民地的首都。
一年间,两千个英国移民就来砍伐开垦。
英国 *** 就用50个床单、20件长裤、20个短柄小斧、10件背心、10个便帽、10个铁锅、四木桶的烟草、一箱子的烟斗、一个毛布、糖和面粉把奥克兰三千英亩的地买下来。
一国之都(1841-1865年)
当欧洲人与毛利人在1840年2月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不久后,新西兰的首任总督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决定放弃北部地区(Northland)的小镇拉塞尔(Russell)为首都,在这座城市重新定都,并以印度总督奥克兰之名命名了这座城市。
奥克兰因此成为了新西兰的第二任首都。
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北方,离南岛实在路途遥远,这也引起了南岛权贵的长期抱怨。
仍在1840年,尼科尔森港(Port Nicholson,即现首都惠灵顿)对于新西兰来说作为行政首都再好不过,因为这座城市离新西兰南岛只是一座海峡之遥(库克海峡)。
尼科尔森港自此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直到1876年新西兰废除了省这一行政系统,奥克兰仍然是新西兰的首都和奥克兰省(已不存在)的省会。
尽管大量的移民不断地给这座城市带来更新鲜的活力,但奥克兰还是于1865年被取消了首都的地位。
毛利战争(1845-1872年)
为了对抗英国 *** ,毛利人便于1860年代发起了“毛利国王运动”(Māori King Movement),这是毛利人对土地受到日益增长的威胁所作出的反应。
此后,自1845至1872年间,新西兰发生一系列白人与毛利人的冲突,这就是新西兰史上著名的“毛利战争”(也称“新西兰战争”、“土地战争”),战争因一些问题而起,最主要的是因毛利人的土地被卖给了殖民(白人)人群。
而这也同样波及到了奥克兰。
奥克兰地区参加“毛利国王运动”的毛利人也是急剧增加,从1841年的只有1400人到1864年的12,423人,而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受白人控制的商业城市,而这些城市主要围绕着新西兰各个海港,那里的人口激增和污染问题引起毛利人的强烈不满。
强盛发展(1860年-今)
到了20世纪上半叶,奥克兰开始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铁路,并且迅速地发展。
不久,随着电气时代的来临,电车开始出现并逐渐统治了这里并一直延续至今。
干线路和高速公路的出现也改变了奥克兰的城市风光,更为意义深远是,这导致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联合。
例如北岸(North Shore)(尤其是在奥克兰海港大桥修建后)和南方的曼努考市(Manukau City)与奥克兰的联合。
奥克兰地区至今仍然建有大量郊区风格的房子,使得奥克兰今日的人口密度仍旧非常之低。
尽管奥克兰地区的人口还不到伦敦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奥克兰的面积却超过了1000平方公里。
这也使得奥克兰比其他高密度人口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变得更加困难与昂贵。
新西兰一共就8所大学
奥克兰大学
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世界上的排名在前100。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都是在8所大学里比较不错的,每年政府给的科研资金也是最多的。
AUT
奥克兰理工大学,现在8所大学里最年轻的大学,记得是2000年从学院转成大学的。由于前身是学院,所以科目比奥大要多一些,比如酒店管理之类的课程也有。跟奥大不同的是,AUT的本科第三年下半学期是要强制实习的(co-op), 有了雇主签字才准许毕业。由于是最晚改成公立大学的学校,所以排名是第八名,时间太短,还没啥成就。
梅西大学
总部设在北帕的一个大学,有奥克兰和惠灵顿分校。北帕算是个小城镇,人口不多,据说很无聊。奥克兰校区区别于UoA和AUT,在北岸,有自己的独立校区。梅西在8所大学里排名中游,finance专业据说不错。国母的荣誉学位就是这大学授予的。
在南岛基督城,由于前身是农业学院,所以据说畜牧专业相当不错。林肯大学 (新西兰林肯大学)
维多利亚大学
了解不多。
坎特伯雷大学
也是新西兰前三的学校,基督城地震前,国际学生去的还蛮多的,地震后好多都跑到北岛来了。坎特伯雷大学
奥塔哥大学
最南端的大学,在丹尼丁。牙医及医学是这个学校的优势专业,综合排名应该是第二或第三。
坏卡托大学
了解不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