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拳头般大的心 能承受多少?

乐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心理压力的人

拳头般大的心能承受来自泰山之大的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除受生理遗传因素影响外,更多的受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制约。生理遗传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精神、情感类型及其表达方式;社会和价值观念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一句话,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对挫折和失败的认知态度,承受限度和应激能力。

1、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御挫折和失败)的基础,人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把它当成下次成功之母。

2、弹性和毅力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韧度,对待挫折和失败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由它产生的力量就是毅力。

3、应激能力是战胜挫折和失败的法宝,把挫折和失败控制在最小范围。

4、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的环境中,一时无法消除的一种被压迫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它称作心理压力:

拳头般大的心 能承受多少?

①、人生本能就有心理压力:人类是有着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高等动物,人类在生存活动中有着生物和生理上的自然属性,都希望自己有吃有喝,穿着漂亮,住得宽敞,企盼自己在生活上过得舒适、安逸、幸福美满。但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受到客观条件和人类思维活动的局限。一旦事物的发展与人类的本能(或愿望)产生差距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

②、上进心强产生心理压力:上进心强的人,往往追求生活和工作上的目标比较高,由于目标不容易达到,一旦现实与追求的目标有差距时,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③、人追求完美产生心理压力:追求完美的人,对待任何一种事物,其要求都相当高,希望它们至善至美,没有任何缺陷和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极小的问题,都容易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挫折感,导致心理压力。

5、产生心理压力后出现症状:

①、畏惧:就是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极端的软弱,一提起它就会有如临大敌之感,仿佛心理压力就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随时都有危险,比如跳楼、自杀现象产生。

②、回避:就是面对心理压力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以此来缓解心中的不安。经常回避压力的人,实质上是意志最薄弱、立场最不坚定的人。实际上回避解决不了问题,相反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③、焦虑: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判断力降低;焦虑还会伴随着生理反应,如心闷、恶心、失眠等。造成人体自身免疫力下,为其它病菌的侵入埋下了祸根,如表现出易患感冒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发生癌变。

④、放任:就是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和职业要求不相称的行为。放任,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处世态度,导致人格的变态。

6、增大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拳头般大的心的承受力):

①、要有宽广的胸怀:有着宽广胸怀的人,无论对待什么样的挫折都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心理压力就会相对减少、减轻,能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生哲理。

②、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已宽广的胸怀容纳百川。只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待人才会更加宽厚,遇事才会更加明理,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才能做到宽容大度。

③、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从而在压力面前树立必胜的信心,冬天再寒冷,还有春回大雁归。农民说得好:“一根田坎三截烂”,意思是说再困难还有希望。

④、投身到集体中去,不要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圈子里,而是要鼓足勇气,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去,不要误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已,关在狭小的圈子里就是自已瞧不起自已。

⑤、要有执着的追求,就会增强对压力的承受力,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事就会以无所畏惧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迎接,才会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上,而忘记了生活中那些不令人愉快的事物,这样就能走出心理压力的阴影。

对此,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产生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也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有意义、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让拳头般大的心能承受来自泰山之大的压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