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校规是什么
河南大学大门于1936年建成后,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大门建成后不久即遭“七七”事变,历经八年抗战,幸未毁于战火,1953年,校大门背面的校训被去掉了。2002年庆祝建校90周年之际,河南大学校大门彩绘一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又重新悬挂于大门内侧。著名作家周而复校友题写的校训被镌刻在北京校友会捐赠的灵璧石上,矗立于大门通往大礼堂中轴线南端。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河南大学法学专业排名第九类,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如下: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校园选建于河南贡院旧址之上。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明伦校区曾是河南贡院所在地,1903年、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画上句号。因此,这里也成为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
至今,明伦校区仍然屹立着两座石碑,它们被称作“贡院碑”,翔实地记述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扩建和重修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
1936年,河南大学南大门建成后,学校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镌刻在正门内侧的门楣之上。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弘扬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至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坐拥三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散落在校园内依格局而建的近代建筑群、东靠明清古城墙、北依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铁塔。
徜徉在明伦校区,就仿若穿行在一座历史博物馆,正如教育部主要领导视察河南大学时所感叹的:“一进入河南大学,就感觉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
111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和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培养70多万名各类人才,为教育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