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墨法,章法和笔法哪个最重要
墨法、章法和笔法中,笔法最重要。
自古有“笔法千古不易”之说。
《中国书法史》(黄惇著)对元朝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解,全面、正确的诠释了赵孟頫的观点。他的诠释抓住了几个核心,原文是这样说的:“······有三个概念必须弄清楚。一是‘用笔’。专指笔法,并且其主要设定于魏晋的笔法。二是‘结字’,是为字势、间架的同义词。三是‘古法’,在这里是包括了用笔、结字的大概念其中的‘古'字限定了其属性,以此区别于‘今'。······结字可以因时相传而变化,用笔做为书法的规律千古不可更改,即学习书法的关键在掌握用笔的规律。”
对书写的客观规律,我的理解是:因笔利导、顺势自然。毛笔有其特殊的笔性,能顺其笔性,就掌握、驾驭了手中的笔——用笔的方法,就是笔法。书法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它依赖于书法主体——个人,对书法的理解,包括审美、学识、理念以及书法知识和理论的把握。书法主体不同,结果必然有差异。何况用左手书法的人与用右手书法的人,一起讨论笔法观点不会相同,甚至是相反的。画古篆、书写隶书文字的人与书写楷、行、草的人,同论笔法肯定是牛头不对马唇。
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
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