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这十几万大学生补贴你确定不要

梵高6个月前 (05-10)阅读数 5#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十几

这十几万大学生补贴你确定不要?

9项大学生补贴,毕业后记得去领。

1.大学生就业住房补贴:本科每月800,硕士1200,博士1600,仅限毕业2年内的毕业生才可以申请。

2.大学生买房补贴:在锡工作满一年后,首套住房且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给与本科10万,硕士20万,博士30万的一次性补贴。

3.一次性创业补贴:毕业5年内可申请,创业3个月以上,可领6000元。创业租金补贴:毕业5年内可申请,创业3个月以上,3年内每年可领1万元以内。

4.高校灵活就业补贴:毕业2年内未就业,以灵活就业的身份缴纳社保。每个月可领1000左右,总共不超过3万。

5.职业证书补贴: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导游证,法律资格证,会计证等都可以领。初级证书1000,中级证书1500,高级证书2600。

6.高校毕业生返乡安家补贴:毕业5年内,回户籍地就业可领一笔5000左右的补贴,需缴纳一年及以上社保。

7.失业补助金和失业保险金: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都可领,不超过6个月。补助金一般是几百块,保险金根据缴纳社保的时间和金额决定。

8.人才引进补贴:本科1万,硕士2万,博士3万生活费。申请条件:全球高校排名前200强学校或者国内重点高校或者学科排名前20强。

9.基层就业补贴:一次性补贴3000。申请条件:毕业2年内到中小微企业,乡镇,村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

大学生毕业可以领到几类补贴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2、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

3、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大学生毕业可以领到以下几类补贴:

1、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自己创业,那么可以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开公司或开门面做生意,你可以领取创业补贴;

2、一次性就业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并且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的,市财政将给予相应的就业岗位补贴,这项补贴工作满一年后发放一次,连续补贴两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和就业兴趣;

3、一次性招用补贴,大学毕业后,被招工单位录用后,可以领取一次性招用补贴。被录用后,可以递交相关申请表申请领取招用补贴;

4、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会每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5、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大学生找工作时,会到相关单位求职,那么就会产生职业介绍费用,国家会适当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6、临时生活补贴,应届大学生毕业6个月没找到工作的,可以领取临时生活补贴。不过,这个手续有些繁琐。首先,要是应届贫困大学生,其次,要到当地人才办和劳动局办理失业登记证,然后才能按月领取补助;

7、一次性求职以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用工单位,并且你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参加职业培训,并且可以领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七条 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这十几万大学生补贴你确定不要

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