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国历史上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小肉包9个月前 (05-11)阅读数 6#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上

1、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其杂剧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因而后世誉之为“马神仙”。

对于马致远的散曲风格,有学者认为是“豪放”的,其实当是“旷”。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样,马致远散曲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和苏轼词中相似的旷达。

2、马琬

马琬是元末明初画家。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西处士。秦淮(今江苏南京)人,长期寓居松江府(今上海金山吕巷)。有志节,工诗善画,诗工古歌行,画长山水,官至抚州郡守。善画山水人物,工诗能书。诗书画时号“三绝”。

明洪武三年(1370),马琬出任江西抚州知府。八年后,贝琼看到他在抚州的近作《云林隐居图》,为之题跋,称它“视南宫未可优劣”,并说他在画上的诗“有归老之志焉”。著有《灌园集》。约卒于明洪武年间。

3、马注

中国清初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清代云南第一位穆斯林学者。出身于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自称系穆罕默德45世后裔,圣裔元代赛典赤·瞻思丁15世孙。

康熙八年(1669年)30岁时开始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攻伊斯兰经训典籍,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明末清初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用汉文译注的开拓者之一。

中国历史上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4、马欢

马欢,回族,字宗道,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译官)。曾随郑和在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亲身访问占城、爪哇、旧港、暹罗、古里、忽鲁谟斯、满剌加、亚鲁国、苏门答剌、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祖法儿等国, 并到麦加朝圣。

马欢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文职人员,担任郑和使团中通事和教谕之职,通事是外事翻译,通晓外国语言文字,进行不同语种的语言、文字的翻译;教谕负责教化番人,传播中华文化。

5、马良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恭敬接待。

百度百科-马致远

百度百科-马琬

百度百科-马注

百度百科-马欢

百度百科-马良

彭德怀,彭真,彭昌虎 笔名:文彬 1952年6月生,爱好诗词、楹联专长书法书法作品获“林海杯硬笔书法精品大展赛”佳作奖,“文明杯赛”优秀奖,入选“东昌坏书法艺术大展”。现为聊城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书法协会会员。

彭承进 1942年3月生,湖南永顺人。现任中国前卫体育协会湘西自治州委员主席,湘西自治州公安局副局长。主要简历与贡献:1959年1月在湖南永顺县高坪区参加工作;1961年6月当兵入伍;1973年3月转业到州公安局工作,曾任政治处主任、副局长、在担任体协主席期间,曾组织领导全州公安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活动,举办过州市直政法系统“整顿杯”男子兰球比赛,还带领州公安男子兰球队参加全省公安系统男子兰球比赛,获得第八名的优秀成绩。

彭景和 1958年12月生,吉林怀德人。高中文化。公主岭市苇子沟乡向阳村总支书记,经济师,公主岭市政协委员。1977—1982年在公主岭镇向阳二队任政治队长;1990—1998年7月在公主岭市包装材料厂任厂长;1998年7月—1995年3月任村党总支书记兼包装材料厂厂长;1993年6月被授予四平市乡镇企业家称号;1993年在科技兴企活动中被吉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评为技术能手;1995年3月在乡镇企业工作中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1996年在全省乡镇企业科技工作中贡献突出,成绩卓著,荣获1995年乡镇企业系统科技兴企标兵称号;1996年12月被授予吉林省第二届乡镇企业家称号(享受市、州劳动模范待遇);1998年5月被四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包装行业先进工作者。

彭适凡 1937年1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乐安到罗陂乡水口村,1960年毕业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后一起在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从事考古研究工作。从1984年起至1998年6月任 江西省博物馆长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98年起任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1987年首次评聘职称时直接晋升为研究员,现还兼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考 古学会理事、中国得天独厚秦史学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考古学理事长。在中国南方文物考 古这一博大精深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了40个春秋,长期坚持在田野考 古第一线,掌握大量考古资料,把文物与文献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开拓性研究,先后撰写200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代表性专著有《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约30余万字,1987年由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南方史产和先秦考 古研究中的一部重要菱,真实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特别是港、台、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考古、历史学者的极大举的关注,并给予高度主价。

彭未成 男,1932年出生,湖南湘潭县人。原名蔚成。因崇向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世,同志仍顺努力”故改名未成。1956年加入中国***。小学和中学均在湖南度过。1952年考入湖南大学文教学院,1955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一年后,回到武汉大学中文系工作,曾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专职干部,调研员等。1992年退休,即参加湖北省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书法,同时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学习,94年毕业,现仍在省老年大学绘画研究室研习国画。作品入编《万寿清韵》画集、《迎香港回归中国书画集》、《中国书画艺术精品汇萃》、《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中华书画名人作品选》等,参加‘97年度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国画《梅竹争春》荣获优秀奖;书法入编《当代书家佳作荟萃》、《首届希望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作品集》,并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慈善艺术家称号;名录入编《世界书画家经典》、《中外书画家简明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现为东昌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大庆市大同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硬笔书法研究会、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与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彭雪飞 1943年8月生,陕西南郑人。字飞鸣,号山农,书屋名五缘斋。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事劳动局公务员。江苏无锡书法艺专首届毕业生,酷爱书法艺术,几十年如一日,苦探苦索、默默耕耘,终于赢得了社会书法行家广泛的认可。书具王字的韵味,颜字的结构,李字的峭劲,苏字的天趣,米字的四面出峰,清新雅致、洒脱大方,多次入选各种层次的书展书赛,并被一些博物馆、碑林、文化单位和个人收藏,也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其作品、简介、照片分别收入《国际当代书法篆刻大观》、《当代国际书画篆刻精品博览》、《世界书画家协会成员作品精选》、《国际现代书法集》、《当代书法家诗词墨迹选》、《当代书法家书信墨迹选》、《当代书法家楹联墨迹选》、《新世纪诗书画印大观》、《东方书画长城巨卷》、《世界当代书画作品选》和《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大辞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曾两度被世界有关艺术团体联合提名为“世界艺术名人”,并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1996年其作品被中国人才学会选中收藏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被评为《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多次被邀请出席高规格的艺术研讨会和年人。并对中国号称三玄的《道德经》、《南华经》、《易经》学习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被世界道协聘为行政顾问。现被多家艺术团体聘为理事、书法家、书法鉴赏家、研究员、名誉院长、客座教授等。

彭延递 1954年2月出生。周村区彭阳乡彭家庄人。周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现任周村职业中专校长,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淄博市语言与逻辑学会会员、淄博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1972年高中毕业后务农;1980年淄博师专中文系毕业,分配至周村七中任教;1984年至90年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先后担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1990年8月任区教研室职教成教室主任;1991年任区教研室副主任,兼职教成教室主任;1992年任职教科科长;1994年8月任周村职业中专副校长,1995年8月任校长。在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方面作了一定尝试:1983年《中国语文通讯》杂志发表其语言学文章。1991年《耕耘与收获》一书发表其理论文里。1992年参编《中学语文知识统览》,1995年参加全国教师江文大赛,获优秀论文奖,文章编入《中国当代教师优秀文选》,1996年淄博师专学报发表语言学文章《反衬说略》。彭延遂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标兵、优秀***员,1987年获市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彭一新 1949年10月生,湖北利川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利川师范学校。现任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1989年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结业。1989年评聘为馆员。中国影协湖北分会会员,恩施州摄影协会副主席。自1979年首发摄影作品以来,大量摄影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参展。其代表作有:《开拓话沧桑》等21件,辑录于《中国少数民族摄影画集丛刊·湖北》册,并获二等奖;《清江飞瀑》被印制1987年挂历封面;《水杉之歌》发表于《中国画报》;《肉莲湘》入选首届中国农村体育摄影大赛;《鄂西风情》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展;《新一代漆手》入选“楚天风采”影展;《云雨盖山》入选“长江风貌四十年”专集;《划旱船》入选荆楚风情影展并收入《湖北文艺画册》;《鄂西一绝——莼菜》,入选全国第三届环保摄影展及国际环保展;《群山叠彩》等5件入选《中国自然奇景大观》;《洞府觅珠话影情”发表于《光与影》;《山里云》、《秋韵》分别获湖南画报三等奖、优秀奖;《鼎力相助》获全国“建设杯”影赛一等奖;《卧龙吞江》获省文化厅三等奖;《九天揽月》由中国影协送出国参展;《鱼木寨风情》等15件入选香港《观光》杂志;《家乡大碗茶》获“侨宏杯”影赛三等奖;《山韵》、《爱不释手》等6件分别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一线天》等6件先后收入《湖北年鉴》;《小平说的那棵树》被《湖北日报》、《摄影周刊》、《中国报》转发,并获“金穗卡”杯一等奖,《鄂西农家》入选“群星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