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设计理念?
1. 清华大学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录取通知书上的赠语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表达了清华大学对学子的期许。
一座精致立体的“二校门”模型会随着通知书的展开而竖起,这座“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它见证了清华大学的百年传奇。
整个模型都是手工拼插而成,采用了激光雕刻工艺,共有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
跟随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给新生的赠书《万古江河》寓意着:从历史文化中吸取力量。
“精致、细节控”非清华莫属了。
2. 北京大学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它最抢眼的是一个大学堂的牌匾,它代表着北京大学的初名:京师大学堂。
寓意“学堂门启,北大常新。”
烫金的“录取通知书”五个字是由北大中文系袁行霈教授题写。
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的,还有来自不同年代的7位“北大新生”亲笔写就的7封信,表达了“学长学姐”的期许与祝愿。
“博雅塔、未名湖,绿柳红楼。”谁不向往那燕园浓郁的学术氛围?谁不憧憬能在风华正茂之时,挥斥方遒?
北大前身不是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京大学那老校园很破很小,而燕京大学校园(现在的北大校园,俗称燕园)显得皇家气派,美轮美奂。如果去过北京大学,认真观察的话,会发现北京大学标志性大门有两个牌匾:前面是北京大学,后面是燕京大学。
不是北京大学改名燕京大学,而是北京大学不要了自己老家,当了燕京大学上门女婿,顺便鸠占鹊巢,把燕京大学校园占为己有,老北大校园当了文物献给国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