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专业有哪些专业
理工类专业有哪些专业:
理工类专业有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冶金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等。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质学、地球化学
环境科学技术与安全类
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灾害防治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监察、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
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救援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环境生态、地质灾害防治
1、东南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1 建筑学 国家级
2 城乡规划 国家级
3 风景园林 国家级
4 机械工程 国家级
5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级
6 信息工程 国家级
7 土木工程 国家级
8 工程管理 国家级
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
10 自动化 国家级
11 计算机与科技 国家级
12 生物医学工程 国家级
13 物流管理 国家级
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
15 交通工程 国家级
16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国家级
17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
18 法学 国家级
19 医学影像学 国家级
20 网络空间安全 国家级
国家级特色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1 东南大学 通信工程
2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3 东南大学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
4 东南大学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
5 东南大学 建筑学
6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
7 东南大学 交通工程
8 东南大学 信息工程
9 东南大学 自动化
10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11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 东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3 东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14 东南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15 东南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
16 东南大学 城市规划
17 东南大学 工程管理
18 东南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 东南大学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1 东南大学 医学影像学
22 东南大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3 东南大学 传感网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序号 学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1 东南大学 080305Y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2 东南大学 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3 东南大学 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
4 东南大学 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 东南大学 80602 自动化
6 东南大学 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东南大学 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8 东南大学 80607 生物医学工程
9 东南大学 080609Y 信息工程
10 东南大学 080611W 软件工程
11 东南大学 80701 建筑学
12 东南大学 80703 土木工程
13 东南大学 81001 环境工程
14 东南大学 81202 交通工程
15 东南大学 081006T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2、东南大学专业排名(推荐人数)
以下是东南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
专业推荐人数Top10
1 建筑学 5.0 (397人)
2 土木工程 4.9 (351人)
3 信息工程 4.9 (349人)
4 电子科学与技术 4.8 (283人)
5 城乡规划 4.8 (175人)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8 (138人)
7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4.9 (115人)
8 生物医学工程 4.7 (88人)
9 交通工程 4.8 (82人)
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7 (79人)
3、东南大学简介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学校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1个国家级文科智库、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