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犀浦镇有哪些大学
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理工新华学校。紧邻的红光镇有西华大学,高新西区有川外、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川大锦城学院、
1、介绍:犀浦,因蜀太守李冰治水时沉石犀成浦而得名,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2、犀浦镇位于四川成都市西郊,距市区7公里,离县城11公里,史称“古晋兴城”。、
3、曾一度雄称“西南第一镇”,亦称“小成都”。
4、犀浦历经近三千年的沧桑,至今名称不变。
5、秦以前,这地方名叫“墀埔”,传说是一片烧砖瓦的窑区。
6、“墀”的本义是台阶及其上面的空地。前些年犀浦的旧城改造时,挖出过古代石梯式窑窟,下面还有炭渣残迹。
7、犀浦镇的地形走势更证明了这一点,从东南西北四街向镇中心十字口走去,均为上坡路。
8、后因洪涝频繁,山川巨变,墀台周围逐渐沦为洼地。“埔”原指一片土地,这时也灌满了水,成为一片“浦泊”了。
成都郫县有哪些学校
成都郫县有哪些大学?
1、郫县拥有高等院校14所(本科10所,专科4所),居成都市各区县市首位。
2、这些大学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3、郫(p)县处在成都市西北部、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东靠金牛区,南邻青羊区、温江区,西连都江堰市,北接新都区、彭州市,作为通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黄龙必经之路。
4、郫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管理2个街道、13个镇,40个社区、156个行政村,共有5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不含合作街道)756047人,常住人口比重(不含合作街道)5.38%,常住人口密度(不含合作街道)1730人/km。由于杜宇化鹃美丽传说,郫县别名鹃城,郫县县花杜鹃花,郫县县鸟杜鹃鸟。
详细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简称“电子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
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双一流”A类高校行列。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援藏计划培养单位,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犀浦、九里、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设有27个学院(书院、中心)以及研究生院、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该校于1956年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创建,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截至2017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共有温江校区、十二桥校区、人南校区、汪家拐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达到3.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10余万册;下设19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万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
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入选高校、教育部易班全国共建示范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西华大学始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号召,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本部、彭州、人南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近3000亩,设有27个学院,86个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4.5万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
成都工业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建国前该校举办过染织、应化、机械、冶金、矿业、土木、皮革,通讯、电焊、汽车、航技等专业。建国后该校长期直属国家电子工业部,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
该校创办于1913年,曾使用过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甲工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无机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电子高专)等13个校名,是辛亥革命后我国最早设立的工科学校之一,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在该校染织专业学习。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绿化面积350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分郫县、花牌坊两个校区办学。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图书馆藏书90余万册,建有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基于万兆主干网的校园网,在四川省高校校园网建设检查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学校设有12个教学系部,本、专科招生专业52个。有专任教师600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地处四川成都,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传媒学院,成为西部地区的传媒高等院校,为西部和四川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经工管协调发展。
截至2014年底,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蒲江校区和阆中校区正在抓紧建设,2017年底建成后将与校本部共同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设有播音与主持系、**电视系、艺术设计与动画系、新闻与网络传播系、表演系、音乐舞蹈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摄影系、传播与经贸系、影视编导系、数字媒体技术系、航空系等十二个系,40余个本、专科专业或方向。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360百科-四川传媒学院360百科-西华大学360百科-成都工业学院360百科-成都中医药大学360百科-西南交通大学360百科-电子科技大学360百科-四川大学锦城学院360百科-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360百科-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郫县拥有高等院校19所(本科10所,专科9所),居成都市各区县市首位。这些大学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1. 郫都区是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市西北部,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是中国四川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之称;是四川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2. 郫都区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3个镇;2017年末,常住人口84.78万。2017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境内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居四川成都上风上水;承担成都市区90%以上饮用水供水任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柏条河等8河并流,造就“水旱从人,时无饥馑”的自然禀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
3. 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又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有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唐昌文庙等历史遗迹,望丛祠是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孕育了严君平、扬雄、何武、张俞等历史名人。“郫筒酒”,“郫县豆瓣”,“郫县女红”并称为郫县工艺三绝。
4. 郫都区境内有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大等大中专院校19所,国家级实验室31个,两院院士19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名,在校大学生25.3万人;拥有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6号线,成灌快铁,成都市四环路、成灌高速、317国道、沙西线、IT大道、温彭快速通道等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