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农和地主阶级一样吗
富农和地主阶级不一样。
1、含义不同
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各地标准也不一样(资料显示,江西省土改时富农标准一般是拥有12亩左右的农田,人均约3亩不到)。但一般而言,其拥有的土地数量,除了自己耕种以外,还大约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过来而雇工耕作者就被划为富农。
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
2、性质不同
我国,土地改革前,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雇长工、短工),或兼放高利贷,或兼以一部分土地出租,带有封建和半封建的剥削性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
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分与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
扩展资料:
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各地标准也不一样。资料显示,江西省土改时富农标准一般是拥有12亩左右的农田,人均约3亩不到。但一般而言,其拥有的土地数量,除了自己耕种以外,还大约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过来而雇工耕作者就被划为富农。
然而在中国,作为自耕农的富农真是命运多舛。从1950年的《土改法》确定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到土改后期把富农定位于“农村资产阶级”,然后在合作化,特别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富农成为被限制和消灭的对象。
然后,富农作为农民阶级中相对富有的一个阶层也不再存在,只剩下自然人作为“黑五类”中排位老二的富农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亡了。
百度百科-富农
百度百科-地主阶级
生产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等。
生产方式:农场主是经营农场的人,他们建立的农场规模较大,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产品推向市场。而地主则是占有土地的人,他们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地租,剥削农民为生。
目的不同:农场主通常扮演着农业生产的组织者、投资者等角色,他们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提高产量并满足市场需求。地主则以出租土地获利为目的,他们通常不从事耕作,也不干涉佃农的耕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