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结构形式常见为哪几种
常见建筑结构形式:
一、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和柱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大多用在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建筑中,一般在6层以下。混合结构不易建造大空间的房屋,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使用性较差。?
二、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方便;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破坏进而影响使用。在非抗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屋。?
三、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水。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缺点是剪力墙间距小,结构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一般建筑高度在180米以内。
四、框架-剪力墙体系?
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优点是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侧向刚度较大。一般在建筑高度在170米以内。?
五、筒体结构?
超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愈来愈大,此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体系,一般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由电梯间和楼梯间组成,两者通过楼盖连接成整体。建筑高度在300米左右。?
六、桁架结构体系?
桁架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节点一般假定为铰节点,当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杆件只有轴向力。一般用于跨度较大的屋架。
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
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产生于古罗马时期,现代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开始于19世纪中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理论的研究以及施工技术的改进,这一结构形式逐步提升及完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如砖、石和混凝土砌块)及砂浆经砌筑而成的结构,大量用于居住建筑和多层民用房屋(如办公楼、教学楼、商店、旅馆等)中,并以砖砌体的应用最为广泛。砖、石、砂等材料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等优点,结构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也很好。缺点是材料强度较低、结构自重大、施工砌筑速度慢、现场作业量大等,且烧砖要占用大量土地。
3、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主要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屋盖(如体育馆、剧院等)、吊车吨位很大或跨度很大的工业厂房骨架和吊车梁,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骨架等。钢结构材料质量均匀、强度高,构件截面小、重量轻,可焊性好,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便于工业化施工。缺点是钢材易锈蚀,耐火性较差,价格较贵。
4、木结构,木结构是以木材为主制作的结构,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木材相当缺乏,仅在山区、林区和农村有一定的采用,具体应用于单层结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