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还有这样的“神仙课程”!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楼里一场特色作业展,创意感十足的手工木勺、木质光影灯、印章、3D打印模型吸引了来往师生的目光,这百余件作品均出自《机械匠心制造体验》劳动课,它让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体会别样的收获。
就制作一个手工木勺来说,同学们不仅需要利用设计软件创作三维模型,还要学习双刃锯、拉花锯、弧口凿等现代木工工具的操作要点,将一个20厘米长的木块打磨成自己的创意设计,每一个工具的使用都需要手劲均匀、注意力集中,几个小时下来,有同学手指磨出水疱,但大家依然干劲十足。“课程之初我还有点担心,后来渐入佳境,慢慢挖掘出了自己精益求精的特质”,“这门课让我自己独立地创作和劳动,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艺品’,对匠心精神以及劳动的传承、发展、升级有了更直接深层的了解”,学生们在课程反馈表中这样写到。
“劳动课程需要同学们身心参与,手脑并用,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创新引入了生态美学设计要素,让同学们感受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机械匠心制造体验》课程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陈玉洁表示。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围绕劳动教育的复合性教育理念,开设《工程体验与实践》、《机械匠心制造体验》两门劳动课,更注重劳动精神的思想引领以及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实践养成。课程作为东华大学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已有各专业近400人次选修了这两门劳动课。“劳动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既要重视传统制造技术的实践,也要强调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劳动收获的交流和分享”,工程体验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一高表示。
东华大学2021年6月发布劳动教育建设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21级本科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学分)和开放劳动教育实践模块“X”,形成“2+X”劳动教育体系。目前已开设21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中国面点与饮食文化”“手工印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等备受同学们欢迎。通过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建设、强化劳动教育金课建设、夯实校内外优质实践基地等举措,“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逐渐走入学生心田。
劳动教育有什么内容?劳动实践有哪些?
大学上劳动理论课内容如下:
1、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
3、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条莱垍头
4、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
5、劳动力的微观管理。包括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劳动组织与人员配备,劳动定额与劳动计量,劳动环境与人体保护。
6、工资。包括影响工资的因素,工资职能,工资形式,工资水平,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工资差别。
7、劳动保险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疾病、工伤、老年退休等社会保险中的经济问题。
8、劳动效率。包括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微观劳动效率与宏观劳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
意义
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世界、改变未来,同时也改变着劳动者自身。卢梭曾说:“在人的生活中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
把学生基础劳动教育列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要的公共德育必修课,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创新。大学生基础劳动教育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劳动实践周教学组成。
其中,劳动实践周教学以校园室内外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校园劳动,增强广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良好氛围,提升基础劳动技能,培养行为习惯良好的高素质大学生。
大学劳动实践三部曲分别指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
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这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3、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