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和祈福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祭祀:祭祀指的是祭拜祖先,敬畏神灵等,一般是向神灵和祖先行礼。
祈福:祈福指的是向天神祷告,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比如学子求学业有成,工作者求工作顺利,生意人求财等等。
2、形式不同
祭祀有着固定的仪式,而且需要准备供品,而祈福则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祭祀和祈福在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3、意义不同
祭祀是祭拜逝去的人或者仙灵,主要对象是逝去的人,比如祖先等;而祈福则是祝福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活着的人祈福。
祀的意思是祭祀。
词语拼音:sì。
词语解释:“祀”的基本含义为祭祀天神;祀的引申含义为中国殷代指年,如十有三祀。在日常使用中,“祀”也常做名词,表示祭神的地方,如祀堂。
详细释义:
1、古代对神鬼、先祖所举行的祭礼。例句:《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
2、岁;年。例句:《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3、世;代。例句:唐·柳宗元《与友人论文书》: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示,巳声。始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永久祭祀。《说文》:“祀,祭无已也。”徐锴系传:“《老子》曰:‘子孙祭祀不辍’是也。”曶鼎:“曶其万(年)用祀。”“祀”字即用此义。引申之则泛指祭祀。《国语·周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甲骨文《殷契佚存》:“其祀多先祖。”金文天亡簋:“王祀于天室。”“祀”即指祭祀而言。
“祀”字历代字形一脉相承,变化不是很大,只是在西周和战国文字中有在声旁“巳”字上加“A”和“B”为饰笔。在秦代文字中,“祀”字还出现了“禩”这种异体。甲骨文中“祀”与“巳”有时可以通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