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舜 (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姚重华(虞舜大帝本名)一般指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舜(约公元前2147~约公元前2067),轩辕黄帝八世孙。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生于诸冯(今山东省诸城市)。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三皇五帝”之一。
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竹书记年》和《韩非子》中并不记载为禅让) ,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建立有虞国。
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
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谥号为舜,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二、姚贾 (战国时期秦国上卿)?
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他的经历更是让人非议,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在赵国受命联合楚,韩,魏攻秦,后来秦国使间,被赵国逐出境。他得到秦王嬴政的礼遇和赏识。
三、姚察?
姚察(533—606年),字伯审,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姚僧垣之子,史学家姚思廉之父。
聪明敏捷,颇能作文,得到简文帝萧纲器重,累迁驾部郎中。梁元帝即位,授原乡县令。陈朝建立后,历任秘书监、著作郎、太子舍人、吏部尚书。陈朝灭亡后,进入隋朝,担任过秘书丞、晋王(杨昭)侍读、太子中舍人。奉诏修撰《梁史》《陈史》,袭封北绛郡公。
大业二年(606年),姚察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四、姚思廉?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1]? 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马。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征同修梁陈二史。
贞观十年(636年),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失传。贞观十一年(637年),卒。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五、姚希得?
姚希得,1198出生,卒于1269年,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嘉定十六年(1223)第进士,授小溪主簿,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说。累官参知政事,忠直清俭,常抗疏直言。因言论罢,起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后以资政殿学士,潼川郡公致仕。
希得著有《续言行录》、《奏稿》、《橘州文集》等行于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姚重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姚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姚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姚思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姚希得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 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 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 大校军衔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 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 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梁小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赵 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叶广芩: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 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 骏:法学博士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
张少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曾仕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