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藤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藤黄颜料

藤黄又名玉黄、月黄,是藤黄科藤黄属藤黄的树脂。藤黄作为一种药物,具有消肿、解毒、祛腐生疮、止血和杀虫的功效。对痈肿毒、溃疡、湿疮、肿瘤、顽癣、跌打肿痛、疮疡烫伤出血等有疗效。让让我们来看看藤黄的功效和作用吧!

藤黄的药用功效

性味酸、涩、凉、有毒。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效消肿、攻毒、消腐、敛疮、止血、杀虫。主治:痈、肿、毒、疮、湿疮、肿瘤、顽癣、跌打肿痛、疮疡烫伤出血。

藤黄的相关论述

1.海药本草:主虫吃牙,一点就掉。

2.纲目拾遗:可治痈,止血解毒,敛疮杀虫。

3.现代实用中药:是治疗绦虫和水肿的滋补品。

藤黄的药用宜忌

1.体质较弱者应避免服用。

2、大量服用容易引起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死亡。

藤黄的药用选方

1.治刀、斧、木、石、汤火伤,竹木穿肉,诸伤:麻油一斤,藤黄八两,白蜡八两。先将油放入铜锅中,然后将藤黄捣碎,煮透,用亚麻布过滤残渣,加入白蜡,放入磁性罐中储存。它的面霜适合夏天老,冬天嫩。可以止痛,止血,敷着就见效。

2.治头疮:藤黄一钱,枯矾一钱,轻粉五分,熊明五分。研成细末,用麻油42两,黄白蜡三钱,熬干成糊状。先把头发剃光,然后用干明矾和川椒各一毛半洗患处,最后每天涂一次药膏,直到好转为止。

3.治一切痈肿:雄黄、胆矾、硼砂、藤黄、铜绿、硝石、草乌各一两,麝香两块钱。为细末,而蟾酥为条,如大笔管,金箔为衣,用时用醋磨粗,新笔蘸药,四周涂毒。越多。

4.治愈所有无名肿毒:藤黄、白蜡和芝麻油。先把油炒熟,做成珠子,放在水里养,然后加入黄白,搅拌均匀,收集在磁瓶中,用香油养在面上,再铺在面上。

5、治箍毒:五倍子一两,藤黄四两,铜青少许,小粉八两。制成锭,用醋研磨。

6、治一切顽癣:鸡爪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均分。对于细粉,用植物油涂抹患处,七天不要洗澡。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藤黄茶简介

国画颜色中的石青、石绿、石黄是指国画颜料中矿物颜料中的颜色。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褪色、色彩鲜艳,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1、石青(分头、二、三、四青和一种买不到的极为纯正的石青);

2、石绿(分头、二、三、四绿和一种买不到的极为纯正的石绿);

藤黄的功效与作用

3、石黄 (矿物名:雌黄,化学成分为As2S3)。

扩展资料:

国画颜料的分类:

1、矿物颜料

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无机物的一类,属于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它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天然矿石经选矿,粉碎,研磨,分级,精制而成,主要用于绘画,工艺品,仿古,文物修复等。无机颜料的另一个来源是有天然矿产品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化工合成颜料。

2、植物颜料

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主要颜色有:

(1)、花青(将靛放任乳钵里去擂,大约四两蓝靛,要用八小时去擂它。擂研以后,兑上胶水放置澄清,澄清后,把上面浮出的撇出来,所撇出来的,就是花青);

(2)、藤黄(有毒,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

(3)、胭脂(红花泡制出的红色染料,菊科红花属中的栽培种,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L.)

(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

百度百科-国画颜料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原料 4 用法 5 主治 6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藤黄茶 1 拼音

téng huáng chá

2 概述

藤黄茶以红茶、藤黄为主要原料,治丹毒。

3 原料

红茶10克,藤黄30克。

4 用法

同煎汁,涂患处。

5 主治

藤黄茶可治丹毒。

6 出处

《医疗保健汤茶谱》

古籍中的藤黄茶 《针灸逢源》:[卷三群书汇粹]治误针伤络血不止方

花蕊石赤石脂乳香没药儿茶血竭自然铜血余灰白HT藤黄上药各等分为细末掺上即愈。《针灸逢源》清·嘉庆二十...

《明目至宝》:[卷四治眼方]佛手散

术甘草石决明香附子上各五钱,为末,赤眼,砂糖水煎服。肾气风毒,茶清下。气眼,诃子汤下。《明目至宝》...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论斗殴穴道]黎洞丸

黄(三分)大黄(一钱)天竺黄(二钱)雄黄(一钱)藤黄(三分,铜丝打灯火上烧)郁金(二分)言(二分)白...

《医碥》:[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颤振

以竹沥一碗,姜汁少许,打糊丸,绿豆大,食后及夜,茶下一钱五分。忌鸡、羊肉。《医碥》清何梦瑶公元17...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金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