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贵州人过年有什么习俗啊?

乐乐8个月前 (05-15)阅读数 6#祝福语
文章标签布依族腊月

在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安顺、毕节等地区聚居着的210多万布依族人民,他们在农历腊月三十过年。相传在洪荒年代,家境贫寒的孤儿古杰,去海里钓得一尾鲤鱼,准备回家过年。因鱼太美丽,舍不得吃。后来,鱼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爱上勤劳勇敢的古杰,变成一尾鱼游到人间。不久他俩成了亲。古杰在腊月三十杀猪、打粑粑、烤酒以庆贺。以后,布依族村寨每逢这个新春节日或其他喜庆日子都打铜鼓,以示庆祝。

散居在铜仁地区和江口、天柱等地的土家族人民,是以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便是腊月二十八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提前一天。他们过年有三种传说,而最流行的是在明嘉庆33年年关,朝廷调土家兵出征于苏松,按路程计算,等不得过年就要出发,才能按时赶到目的地,为让出征官兵过了年再走.就决定提的一天过年,故又称过赶年。

在苗岭以南,都柳江上游,聚居着的27万多水族人民,他们在水历每年4月(农历12月) 的第1个丑日过年,水语称苏念喜。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欢歌笑语,还给孩子煮红鸡蛋,蒸红糯米饭吃,祝孩子健康成长,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在黔南、黔东南自治州和安顺、毕节、六盘水等地区,居住着56万彝族人民,他们在农历十月初一过年。过年这天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由身穿节日盛装的彝家代表,手捧精制的牛角酒杯,向来贺年的亲朋贵客敬酒,然后举行赛歌、摔跤、跳芦笙舞、斗牛斗鸡等活动,使宾主共享彝族佳节的欢乐。

居住在从江、荔波、榕江、黎平一带的瑶族人仅2万多人。他们是在农历五月二十九过年。瑶语称达努节、祖娘节。过年期间备上酒肉,全家欢聚,亲友寨邻,互相走访。还要吹芦笙、唱歌跳舞,举行庆祝活动。

居住在安顺、普定、毕节、黔西、遵义等地的约6万多仡佬族人是在农历腊月三十过年。年节要祭祖,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都用糯米做成一个大糯米粑,放在簸箕或木盘中作为供品。

贵州各族人民过年的共同特点是:有迎客待友、品食美味和互赠礼品的习俗。而以敬酒表达心意,有的还唱“酒歌”、“敬酒歌”,表达人们热情好客及对客人的真挚友谊,有的身穿节日盛装,尤其在服饰、头饰及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具有民族民间的风韵,给节日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过年时大街小巷,村头寨尾,正是千家欢笑,万家灯火,爆竹声声,使人世间寄托着深深的祝福!

1、海南省文昌市的拜年习俗:

男的要去亲戚朋友家里拜年,不需要买什么礼品只需带上鞭炮,到了亲戚朋友家后自己点上,就算是去拜年了!

如果女的,不需要放鞭炮,也不需要买礼品

2、四川自贡的春节习俗:

在那里过春节不能放鞭炮,如果有谁家在春节的时候放鞭炮,那么就说明这家一定是有丧事

3、台湾:

年夜饭中,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狗起家"之意的狗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贵州人过年有什么习俗啊?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

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4、北方的蒙古族:

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5、粤东山区:

过年的中午午餐可以简单,午饭过了就准备晚饭。下午洗澡换新衣服,晚上六点就年夜饭,晚饭规矩点的一定有鸡,鸭,鱼,汤。肉丸(猪肉和香菇弄的)豆腐,腊肉(腊肠腊猪肝腊鸭),一个青菜(油麦俗称生菜意味生财)。吃晚饭前要放爆竹,晚饭后都不过别人家,除非本家同宗同姓的,12点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燃放爆竹接新年,也有人说是接财神福神的,大年初一都呆家里,不去走亲戚之类的。年初二才开始走亲戚,一般都是辈分低的去辈分高的,年轻的去年长的

6、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7、广西过年:

跟各个地方最大的差别是多了一项:包粽子,粽子各种馅都有,各种形状,小的很小,大的有一条香烟那麽长的。

年初一不准杀生,吃昨天做好的。

初一一般不准扫地,说是留住财运。

初一、十五,很多人会去寺庙去上香祈福。不去寺庙的也会在家上香拜拜祖先。

十五一般吃汤圆。

其它习俗都一样,但南方的很少会对长辈磕头,多是说吉利话。非常忌讳别人说那些晦气话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