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种植业的区别有哪些?
农业和种植业有根本的区别,但本质又有关联性。
1、广义农业包含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而狭义农业就指的是种植业。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种植业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3、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
4、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农作物的生物机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潜能和农产品。就其本质来说,种植业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它是一切以植物产品为食品的物质来源,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种植业是大农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与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还为轻纺工业、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和渔业提供饲料。同时,种植业的分布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直接影响。
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人类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经济过渡到农业以后,这些营养物质无论来自植物性食品,还是来自动物性食品,其最初的来源都是种植业。种植业一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具有明显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
林业机械化,是指全部或部分地用机器设备装备林业,以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一般包括营林机械化和森林采运机械化两部分。营林机械化指林木种实采集、处理,苗木培育,造林,森林抚育,护林防火等过程的机械化。森林采运机械化指森林采伐、木材运输和贮木场作业 3个主要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