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21个学院,71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航海技术(081803K)、交通运输(081801)、物流管理(120601)。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轮机工程(081804K)、船舶与海洋工程(0819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090601)、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90602)、水生动物医学(090604TK)、动物科学(090301)、动植物检疫(090403T)。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1)、生物工程(083001)、环境工程(082502 )。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040201)、运动训练(040202K)、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武
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4K)。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经济学(020101)、财政学(020201K)、金融学(020301K)、投资学(020304)、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会计学(120203K)。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040107)、学前教育(040106)、教育技术学(040104)〔停招〕。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20201K)、市场营销(120202)、审计学(120207)、旅游管理(120901K)、电子商务(120801)。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130201)、音乐学(130202)、舞蹈表演(130204)。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动画(130310)、美术学(130401)、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
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0701)、电子科学与技术(080702)、通信工程(080703)。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02)。
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机械电子工程(080204)、车辆工程(080207)、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2)。
集美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应用物理学(0702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停招〕、地理信息科学(07050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5)。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050201)、日语(050207)、翻译(050261)。
集美大学法学院:法学(030101K)、社会工作(030302)。
集美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50101)、汉语国际教育(050103)。
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081103)、工程管理(120103)。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集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船员培训中心)。
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学校采用全日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共享校本教育资源,高考应届生/中专毕业生皆可突破分数限制,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校园生活,毕业还有就业推荐,相关问题可以手机联系猎学解答
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的前身系爱国华侨领袖 陈嘉庚先生于1920年10月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 至今已走过90年的历史。学院目前设有财税系、金融系、国贸系、经济系和投资系五个专业学系,设有经济研究所、嘉农集美研究所和经济科学实验中心、财经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拥有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投资学五个本科专业和国民经济学、财政学两个硕士点。 2011年3月,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本科生2038人,硕士研究生43人。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3人,讲师39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另有在读博士生1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2人。
学院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原则,全方位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教学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在办学过程上,坚持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定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十一五”期间,荣获全国三好生1名;福建省十佳大学生1名;省级三好生13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名;省级先进集体7个。 2004年以来,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3项。荣获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11项。近年来,在就业困难及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财经教育几十年来,为祖国尤其是福建省培养了大批财税、金融、会计、外贸等领域的经济和管理人才,在福建省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国民经济学专业是我校首批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于2004年正式招生,财政学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 2011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我院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10个二级学科,它为我院发展研究生教育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学院已有 37名研究生毕业并已获得硕士学位,就职于人民银行、东亚银行、会计师事物所等部门单位。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尤其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财政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财政学、会计学入选省级精品课程,黄衍电教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7门课程入选校级精品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列为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财政学教学团队入选校级教学团队,财政学教研室被评为优秀教研室;3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奖、2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3位教师人选校级教学示范岗或校级优秀主讲教师;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9人次获得学校青年教师业务竞赛课堂教学奖和教学研究论文优秀奖;先后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共16项。
2007年,学院完成福建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建设项目《公共经济与管理研究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2008年学院承担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海西社会建设的公共经济研究》,获得近450万元的经费资助,于2009年成功举行了“服务海西社会经济论坛暨充分就业和扩大社会保障全国会议”。
“十一五”期间,学院共承担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84 项,科研经费191.27万元;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81篇(其中核心刊物以上论文122 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主编教材(教学用书)19部;有4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成果获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济科学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投入近700万元,其中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建设资金2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经过多年建设,经济科学实验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有SPSS(12.0)、世格外贸教学软件、TMT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习软件、金融模拟实验室、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税收实务多媒体教学系统、双重会计实习教学系统等专业实验教学软件13套。此外,还引进了世华金融数据库等经济类数据库。开设的实验课程涉及10大门类,可开出实验项目82个,能保障学院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目前,还建有26个校外实习基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