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给付与清偿的区别
1、民法上的给付和清偿都是债的履行内容。2、清偿主要是指货币之债的债务履行。3、给付包括为一定的行为(如赔礼道歉、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总的来讲给付的范围应包括清偿。4、对此可参考民事诉讼法给付之诉的概念,给付之诉包括了要求被告不作为、作为、清偿金钱之债、返还原物等等。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破产清算和解散清算有什么区别
债务清偿期和债务履行期没有明显的区别,债务清偿期又叫做债务的履行期和债务的给付期,是同一个概念。双方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对于债务的履行期约定不明确时,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
一、债务清偿期和履行期的区别是什么?
债务清偿期间又称履行期间和给付期间,是指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时间限制。确定清偿期间可依法律直接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包括履行期限在内。履行期限既无法律特别规定,当事人又无约定的,可依债的性质决定,可依交易习惯或诚实信用原则等确定。 债务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期间的规定处理。二、债务清偿的原则有什么?
1、实际履行原则,也称实物履行原则,是指债权人、债务人必须严格依约规定的标的完成各自应履行的义务。在合约的履行中,不能以其他标的物代替合同的履行。不能用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方法代替合同的履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当然,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不能实际履行时,也可酌情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 2、全面履行原则,也称适当履行原则。债务人必须依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来履行债务,而不得随意提前、迟延或更改履约方式。这样,可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协作履行原则。债权债务当事人双方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保证合约的履行。 4、强制履行原则。债务人对到期债务不偿还,而又不属于例外责任的,执法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直至其破产清算。这样可促使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法制意识,有效地避免“债多不愁”的不正常现象。 5、履行的效益原则。指债务人在法律规定及债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可合理选择偿债期限与方式,做到于人于已有利或于人无损、于已有利。 债务清偿期和履行期是同一个概念,债务清偿的过程中要遵循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强制履行原则以及履行的效益原则。债权人和债务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随意提前、延迟或变更履行方式。解散清算是企业不宜或者不能继续经营时,自愿或被迫宣告解散而进行的清算。破产清算是指处理经济上破产时债务如何清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公司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区别有:
1、导致清算的原因不同;
2、清算程序不同;
3、清算组成员组成不同;
4、债权人的作用迥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