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有哪些工作人员
社区里有以下4种工作人员:
1、社区管理岗位:包括社区书记和主任,负责社区的整体管理工作,包括对上衔接和对内协调。在一些社区,这两个岗位可能已经合并,由一个人担任。
2、党员服务岗位:根据社区党员的人数,可能会设置专职的岗位,如社区专职副书记。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活动、收集资料、党费收缴和党员发展等。
3、社区综合服务岗位:这类岗位的人数通常较多,服务内容包括社区群众的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如新生儿服务、老年人活动组织、医疗保险办理、医保报销、残疾人护理和康复等。
4、社区工作者:包括书记、副书记、网格员、窗口办事员、建设工作者、文化宣传员等。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群众举报、人口统计、安全生产等,并可能涉及民生、民宗、计生、创文、创卫、文体、妇联、残联、老龄化、司法、计生等专项工作。窗口办事员办理社区业务,接听热线,而建设工作者和宣传员则分别负责建设和文化宣传工作。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治安巡防、市政管理、公共环境卫生、社区矫正、社会救助、社区养老、健康服务、纠纷调解、网格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党群服务+文明实践”服务、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水库管理员、堤防管理员、保洁员等岗位。
主要包括:
(1)公共管理类岗位。主要指面向街道(镇)、行政村行使协管职能的岗位,如劳动保障协管、城市协管、流动人口协管等;
(2) 公共服务类岗位。主要指街道(镇)、社区(村)的公共服务岗位和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形成的服务性岗位,如保洁、保绿、保安、车辆看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敬老托幼服务等;
(3)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岗位。主要指在“残疾人之家”内从事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岗位;
(4)其他经认定的就业岗位。
公益性岗位是指满足公共利益和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各部门和单位使用财政资金或其他国有资金予以补贴且主要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相关岗位统称为公益性岗位。其中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是指县级以下的各类单位。
公益性岗位新规定:城镇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和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乡村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