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陷阱有许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求职陷阱,供您参考:
不真实的简历:编写虚假或夸张的工作经验、技能或学历,这会严重损害信誉,并可能导致失业或被解雇的风险。
依赖网络投递:仅仅依靠在线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可能会使您的简历淹没在大量的应聘者中。建议使用多种渠道,如校园招聘会、人际关系网络等。
忽视个人品牌:现在越来越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和专业网站来展示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积极管理个人形象可能错失很多机会。
缺乏准备:没有充分研究公司和岗位要求,将会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不够自信和专业。提前了解公司文化、业务模式和行业趋势等信息,有助于您更好地准备和回答问题。
忽视网络口碑:在网络上留下不良的言论或不当的照片等,都可能会给雇主留下不好的印象。要时刻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网络口碑。
忽视实习机会:实习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您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行业、展示个人能力。错过实习机会可能会使您在毕业后面临竞争压力。
没有合适的自我推销:在求职过程中,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就是很重要的。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大,以免被视为自大或虚假。
薪酬期望不合理: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而言,要对自己的薪酬期望有一个合理的估计。过高的期望可能会使您失去一些机会。
缺乏自信和沟通能力:在面试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并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如果缺乏相应的准备和训练,在面试中表现得不够流利或令人信服。
忽视自我提升: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对于求职成功至关重要。忽视自我提升可能会使您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求职过程中顺利并取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时招聘陷阱:
1、传销漩涡
有些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急于求职的心理,以高新为幌子,诱骗求职者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
2、虚假职位
有的企业把招聘岗位写得模模糊糊,并附以高薪诱惑,求职者前去应聘时被要求去陪酒、卖保险、收账等与本专业无关的岗位。
3、免费劳动力
有的企业以招聘为名,要求求职者提供程序设计、广告创意、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无偿占用求职者的劳动成果。
4、克扣保证金
有的企业先与求职者签订产品销售协议,要求求职者必须先卖掉一定数量的产品才可入职,并收保证金。如果求职者无法完成销售目标,就“黑掉”保证金。
5、试用期陷阱
相对于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工资福利低,所以当试用期即将结束时,有的企业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6、不签订劳动合同
有的企业以试用等理由不与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也有部分求职者也不想自己被“套牢”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签署劳动合同。
7、不交五险一金
有的企业在求职者应聘时承诺的待遇、五险一金并未实现,到了发工资时却要扣除种种无关的费用,甚至不给加班费、剥夺节假日,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
8、皮包公司
有的企业使用虚假身份、虚假地址注册多家公司,承诺给求职者待遇优厚并对学历工作经验几乎没有要求,等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设置还骗走了求职者的保证金之类的费用。
9、实习先交钱
有的企业和中介机构要求求职者先缴纳报名、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花样繁多的费用才可入职或实习,过一段时间再找理由“辞退”求职者。
10、售卖个人信息
有的企业在网上发布用工信息,纯粹是为了做公告,对外却宣称是储备人才。有的企业搜集求职者的个人隐私信息然后打包售卖。
个人防范:
1、选择正规渠道
正规招聘会通过学校或大型招聘网站发布,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招聘工作。
职介机构必须同时具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核实单位资质
多种方式查看招聘单位资质,例如查看营业执照、上网搜索企业单位的网站与招聘信息中所留的电话、地址是否一致。
3、保护个人信息
不同意招聘单位扣押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
4、拒交非法费用
拒交各种名义费用,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县举报,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留意面试地点
正常的校招面试地点一般安排在学校或周边大酒店。到单位参加面试,应注意查单位所在地与公告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到一些偏僻的地方面试或签约,注意向学校就业办、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或工商局求证,谨防掉入传销组织的陷阱中。
6、谨慎签订合同
应聘前要清楚应聘的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签约时,将双方口头约定的薪酬、工作地点、解约条件等条款写道协议书中。
7、提高防骗意识
任凭传销组织的骗局如何花样百出,只要具备“缴纳入门费”和“拉人头”两个特征,就可以断定其涉嫌传销。暑假求职打工不可相信一些网络广告。
8、及时报案
应聘过程中,一旦发现受骗,应及时向学校或同学求助,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