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区别
法律分析:1、定义不同。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
预备党员,即中国***的入党申请人在党课培训、学习、考核、入党申请书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预备期,这个阶段的党员称为预备党员。
2、权利和义务不同。
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预备党员没有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对党的知识、理论、思想、观念的不同。
正式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对党的知识、理论、思想、观念有深刻的学习和认识,能够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和执行党的章程。
预备党员实行预备期,属于学习阶段。于对新党员进行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章》
第一条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
第二条 中国***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区别
法律分析: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预备党员,即中国***的入党申请人在党课培训、学习、考核、入党申请书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预备期,这个阶段的党员称为预备党员。党员具有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法律依据:《中国***章程》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区别有ru下三点:
一、表决权。
正式党员在党组织的集体决策时有表决权。预备党员在党组织的集体决策时没有表决权,但可以列席旁听,得到允许时也可以发表意见。
二、选举权。
正式党员在党内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预备党员在党内选举时没有投票的权利,但可以参与其他辅助工作。
三、被选举权。
正式党员在党内选举时有可能成为候选人。预备党员在党内选举时不可以成为候选人,只能列席观礼。
扩展资料: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介绍人帮助等方式,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
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
预备期满后,党支部要进行全面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各基层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转正申请、个人思想工作汇报、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考察报告及发展材料)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后,方可讨论审批。
百度百科-预备党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