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二号的研发历史
据收藏者王世清先生介绍,前几日他在南艺后街闲逛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套和飞机有关的资料。这套资料里有很多关于新中国早期飞机制造的内容,但有一沓资料都是关于一架名叫“延安二号”的直升机的,里面有1959年的“延安二号试飞文件”、1969年的“教学人员实习记录本”、1973年的“延安二号万向接头轴疲劳试验报告”、1975年的“延安二号试飞空测记录照片”等,另外还有一本当年研制过程中的工作照。
这些资料上大多是一些专业术语,外行基本看不懂,但凭着多年的收藏经验和对飞机的爱好,王世清决定将这批资料买下来。买回来后,他又赶紧上网搜索关于“延安二号”的资料,这一查发现,原来“延安二号”竟然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在直升机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只是奇怪的是,网上的资料都显示,这架飞机是从1965年才开始研制,到1975年研制成功,为何自己买的资料里面会出现1959年的关于“延安二号”的资料呢? 1959年就有,不过那架不能飞
记者和王世清先生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馆内,看到了这架传说中的“延安二号”。
这架飞机表面红黄白相间,在馆内大多数为银白色的飞机中显得格外显眼。不过这架飞机不大,在众飞机中显得比较“娇小”,个头也不高,只有2米多,和周围的其他飞机比较起来,宛如一个“小家碧玉”。但就是这样一架飞机,在中国直升机研究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记者还找到了当年参与研制“延安二号”的老教授,他的名字叫高正,在我国直升机研究领域赫赫有名。在他的介绍下,记者对“延安二号”的来龙去脉渐渐有了清晰的了解。
关于为何在1959年也出现延安二号的文件,高正介绍说,1959年的“延安二号”和1965年开始研发的延安二号其实完全不一样。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延安一号”飞机试飞成功,于是接着又开始研制“延安二号”。“延安一号”并不是直升机,而是普通的单翼飞机。而此时继续研制的“延安二号”直升机并未能进行试飞,只是做到地面系留试验(地面系留试验就是把飞机用绳索固定在地上,然后启动飞机,只让飞机悬空于地面上一小段距离,用来测试飞机的各项性能),而高空飞行就飞不起来。1959年之后因为国家进入困难时期以及技术等原因,“延安二号”研制任务就下马了。
到1965年,因为边防军事需要,轻型直升机的研制任务又被提上日程。当时,我国正经历困难时期,边防也不太安宁,特别是西部边界,边境线多为大雪山,气候恶劣,边防战士巡防特别困难,如果有战士生病受伤,都只能靠其他战士抬着走路下山治疗,来回就要好几天,环境非常恶劣。在这种环境下,国家于是向当时的西北工业大学提出要求研制一种可以供边防巡逻、侦察、运输物资的直升机。“延安二号”应运而生。 “延安二号”研制过程被迫中断三次
记者查阅了航空史资料,得知当时对“延安二号”的设计要求主要有:升限5000米,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飞行半径500千米,乘员共两名,其中驾驶员1名,侦察员1名,每名乘员的额定重量为100千克。虽然目标明确,但“延安二号”的研制过程却一波三折。
在研究刚开始没多久,“文革”也来了,工程很快被耽搁,直到1967年,在“抓革命、促生产”、“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下,研制工作才得以恢复。不过好景不长,到1969年研制工作不得不再次中断。过了一年,研制工作才又得以进行。 1970年末,西北工业大学的直升机设计专业奉命迁并到南京航空学院(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延安二号”的研制工作随之带到南京,搬迁工作再次使研制中断。“延安二号”研制过程共被迫中断了三次。
除了这些环境动荡因素,当时的技术也面临很大困难,既没有任何外来的技术支持,又缺乏实战经验,一切都得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爬滚打。
当时,中国也有仿制的苏联直升机,但其吨位在7吨以上,只能作为原理上的参考,而“延安二号”是1吨级的轻型直升机,其原理就无法照抄。另外,直升机和平常滑跑起落的飞机不同,它能直上直下地飞行,又能前后左右飞行,其制造技术要比平常飞机难多了。世界上直升机比飞机晚出现几十年,就是因为直升机的技术难度要比飞机高很多。
直升机是通过顶上的桨叶旋转上天,桨叶在旋转时,转到每个角度所受的力都不一样,顺风方向的、逆风方向的,所在角度不同,受到的力就不同,同时飞机本身还要升高、前进等等。在这样一个受力不规则的条件下,怎样保持飞机的平衡,是一个非常难克服的问题。同时,直升机飞行时,除了发动机、减速器、传动轴,还有顶上的桨叶和尾桨都在转动,这就导致直升机的振动很大。所以在研制时,必须要解决振动问题。 一位技术人员因地面共振事故牺牲
据资料记载,“延安二号”在进行系留试车试验时曾发生“地面共振”事故,一位技术人员被桨叶打中,死时年仅33岁。
地面共振是长期困扰直升机设计师的一个难题。中学物理课上,老师可能会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队士兵步伐一致地过桥,因为共振问题而导致桥塌,所有人都掉进了河里。直升机中的“地面共振”和这个例子中的共振也一样,共振轻则导致某一机体损坏,重则机毁人亡。而“延安二号”的这起死亡事故就是因为地面共振导致的。
专家介绍,为了避免地面共振,就要对飞机进行反复测试。在进行各项试验时,开飞机的都是设计人员自己,但高空试飞就必须由专门的飞行员来操控了,因为设计人员没有飞行执照。
在测试前,工作人员会事先在飞机需要测振的地方贴上感测仪,然后开动飞机进行试验,测出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看其振动数据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就要对飞机相应部位进行修改。在王世清收集的资料里,就有一本当年对“延安二号”进行测振的数据图。从记录来看,这些数据基本上每隔几天就记录一次。
因为当时人们对地面共振的认识不足,我国还是第一次对地面共振问题真刀实枪地干,所以导致了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所有的研制人员都非常难受,毕竟一个年纪轻轻的技术骨干就这么没了。不过很快,大家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决定一定要克服技术难题,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分析计算和试验。当时还没有计算的电脑,一切都是靠手工计算。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 1975年在南京东山机场试飞成功
1970年,“延安二号”直升机研制项目迁转到南航。
“延安二号”直升机的所有零部件,包括桨叶、尾桨、发动机等,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并率先在国内使用了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它是非金属,不导电,遇到雷电天气就可避免被电到的危险;其次,复合材料不容易疲劳,金属材料会有疲劳度,像钢丝这样的材料,经过多次弯折后就会断裂,而复合材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此外复合材料可模压成型,只要模具做好,在流水线上生产的零件精度就是相同的。“延安二号”研制成功,复合材料功不可没。
1975年,“延安二号”被运往南京东山机场进行试飞,并且试飞成功,各项指标功能正常。1978年,“延安二号”的研制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当时,“延安二号”总共设计了3架,一架用于了“静力实验”,一架陈列在南航航空馆,还有一架就在南航的直升机研究所实验室里,已改造为教学试验设备供学生用。
“延安二号”的设计成功,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直升机的先河,锻炼了直升机研究队伍,给中国的直升机研究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91岁西迁老教授向西安交大捐赠130万,这笔捐款会用到哪些地方?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 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2]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 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王希季(1921~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陈能宽(1923~2016.05.2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3]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3]。
西安的教育水平发展还是很高的,但看知名的院校就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无疑,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西安的唯一一所985院校,肯定是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西安交通大学接到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捐款,这笔捐款来自91岁西迁老教授之手。这名老教授名叫朱继梅,西安交通大学已经成立了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本来表示对朱教授的感谢以及敬意。91岁西迁老教授向西安交大捐赠130万,你觉得这笔捐款会用到哪些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这笔捐款将用到学校的建设方面。
朱教授今年已经是91岁高龄了,这一排30万元,可能是他毕生的积蓄,因为朱教授平时十分的简朴,而在捐赠的时候,拿出130万丝毫不手软,就是为了这笔捐款,可以能在西安交大的建设方面起到作用。
二.这笔捐款将用于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学院的教育发展。
对于朱继梅教授而言,他最希望这笔钱可以用到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部门的教育发展方面,因为航天航空教育一直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朱教授希望可以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学子。
三.这笔捐款可以作为日常学生的奖励。
在西安交通大学,从来就不缺乏品学兼优的学生。用车985院校里边录取的学生大多都是非常优秀的,而这笔捐款除了可以用作学校自身的硬件发展和航天航空教育的发展之外,还可以将它作为优秀学生的日常鼓励基金。比如说在大型比赛中获奖的学员就可以拿到基金奖励,或者是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学生也可以得到鼓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