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什么好大学
院校专业: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 “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其他信息:截至2018年5月,四川省共有普通本科院校51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56565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 、成都大学、川北医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成都医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宜宾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攀枝花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工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截至2018年5月,四川省共有普通专科(高职)院校68所: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眉山药科职业学院。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四川普通高校名单—百度百科
四川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以下为四川省本科院校名单。
成都市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旅游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校区
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
自贡市 四川理工学院
攀枝花市 攀枝花学院
泸州市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
德阳市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天一学院
内江市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市 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宜宾市 宜宾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宜宾校区
南充市 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
达州市 四川文理学院
雅安市 四川农业大学
阿坝州 阿坝师范学院
甘孜州 四川民族学院
凉山州 西昌学院
眉山市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工商学院眉山校区
截至2017年末,四川共有小学5721所,招生91.1万人,在校生551.8万人。初中3722所,招生87.1万人,在校生249.1万人。
普通高中754所,招生46.5万人,在校生141.3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127所,招生2650人,在校生1.5万人。
中等职业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66264学校520所,招生39.6万人,在校生97.4万人。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486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64.3万人次。
普通高等学校109所。2017年普通本(专)科招生46.1万人,增长4.9%;在校生150.0万人,增长3.7%;毕业生38.6万人,增长6.6%。
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2万人,毕业生2.6万人。
成人高等学校14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8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72.9万人次。
参考资料:
谁给我搜点 四川简阳这个城市的介绍 把文字复制起 不要网站连接
院校专业: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 “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其他信息:成都的本科大学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成都的专科大学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 成都本科大学名单
学校名称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四川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西华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工业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医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市 本科 公办 成都东软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四川传媒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成都文理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四川工商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四川**电视学院 成都市 本科 民办 成都专科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专科 公办
我给你百度百科吧
基本概况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蜀都东来第一州”、“蜀都东大门”之美誉。全市幅员2215平方公里,辖55个乡镇,总人口143万,市政府驻地简城镇。东邻乐至县,南接雁江区,西连双流县和仁寿县,北倚成都市龙泉驿区和金堂县,距省会成都市区仅48公里,是接受成都向东向南扩展辐射的第一县(市),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圈极富发展前景的县(市),境内辟有“两湖一山”省级旅游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成都资阳现代工业集中发展区),2007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2007年,简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4亿元,同比增长15.9%。电话区号0832(国际+86)
汽车牌照川M
方言四川话(接近成都话)
面积耕地全市幅员面积2210.3平方公里,折合3315450亩,其中耕地1570010亩。龙泉山区在境内面积25.4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76%,其余山地多为块状分布;丘陵区面积289.56万亩,占总面积的88.13%;沱江河坝坝区面积13.49万亩,占总面积的4.11%。
人口民族2004年,全市总人口1424532人,其中农业人口1228129人,占总人口的86.2%;非农业人口196403人,占总人口的13.8%。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644人。
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9.9%,余为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满、藏、壮、苗、朝鲜、蒙古、彝、白、羌、畲、锡伯、布衣、瑶、土家、普米、侗、纳西族等。
自然地理简阳市地貌以浅丘为主,其次为低丘和河坝冲积平原,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8.13%。
气候条件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882.9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50.9小时,年均无霜期300天。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行政区划:全市辖55个镇乡, 其中:镇26个,乡29个;有797个村,辖6925个村民小组;有居民委员会 77个,辖居民小组285个。乡镇名录如下:
镇: 简阳市涌泉镇 | 简城镇 | 石桥镇 | 新市镇 | 石盘镇 | 东溪镇 | 平泉镇 | 禾丰镇 | 云龙镇 | 三星镇
养马镇 | 贾家镇 | 青龙镇 | 三岔镇 | 镇金镇 | 石钟镇 | 施家镇 | 三合镇 | 平武镇
金马镇 | 踏水镇 | 江源镇 | 芦葭镇 | 草池镇 | 太平桥镇 | 石板凳镇
乡: 五合乡 | 福田乡 | 宏缘乡 | 周家乡 | 平窝乡 | 武庙乡 | 高明乡 | 玉成乡 | 丹景乡
望水乡 | 清风乡 | 永宁乡 | 五星乡 | 飞龙乡 | 灵仙乡 | 五指乡 | 新民乡 | 新星乡
同合乡 | 老龙乡 | 壮溪乡 | 海螺乡 | 坛罐乡 | 雷家乡 | 安乐乡 | 普安乡 | 平息乡
老君井乡 | 董家埂乡
[编辑本段]交通优势
简阳离四川省会成都市区仅48公里,距重庆28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广州—成都)、319(厦门—成都)、318(上海—拉萨)国道穿境而过。成简快速通道在建,2011年建成通车;成安渝高速,规划中的成都第二国际机场在成都市金堂县与简阳市交界处,各占一半;与第二机场配套的机场高速、机场轻轨都将经过简阳。
[编辑本段]经济实力
简阳工业基础好,后劲十足。2007年,简阳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达到130.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8%;实现工业增加值46.48亿元,同比增长36.3%,超额完成全市内控45亿元的目标任务,增加值率高达35.9%,创历史新高。
2007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促成了法派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禧鑫机床、真明丽等一批重点企业的落地。工业投资较大增长,完成工业投资13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0亿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全年26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2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53.9%。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品牌创建实现新突破。全年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6.16亿元,同比增长76.4%。“国光” 牌产品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若男”牌挂面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实现我市创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132户,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28户。工业园区已拓展到6平方公里,三期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形成10平方公里面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园区企业达92户,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3.04%。
简阳综合实力雄厚,特色优势明显。农业物产丰富,是四川粮经作物主要产区,为全国商品粮、瘦肉型猪、山羊板皮等10大商品基地;139万亩肥田沃土,有70万亩引都江堰之水,实现了自流灌溉,以生猪、山羊、番鸭为主的养殖业迅速发展,优质粮食、水果、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渐成规模。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形成了以机械、药业药械、纺织、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达,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齐备。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百万勤劳智慧的简阳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培育城郊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中等城市”的发展思路,以“构建工业支柱、发展绿色产业、经营城镇资源”为重点,市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取得新的进步。2004年,全市实现GDP比上年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5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2%。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水资源
境内有包括长江的一级支流——沱江在内的20多条河流,纵横交叉,遍布全市,为灌溉、发电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85处,蓄水面较广。沱江、绛溪、环溪、索溪、三岔水库、石盘水库均为通航水域。
生物资源
境内有各种生物上千种,其中动物约300种,植物600多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玉米、豆类、红苕和小杂粮;经济作物大春以棉花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经济林有上百个品种。鱼类资源丰富,有6目16科97种。家养动物以猪为主,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羊主要有大耳麻羊(被省政府命名为优质地方山羊品种)和无角黑羊,山羊板皮质量上乘。
[编辑本段]科技教育
科技成就
简阳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共同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盆地单季籼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简阳示范区2008年实施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现场再次传出了覆膜水稻获丰收的喜迅。
“十五”期间,简阳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厅级项目6项,资阳市科技计划项目40项,本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争取到了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资金9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以上。期间共获得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得资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资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全面实施了“863”项目《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国家星火计划“DLY瘦肉型猪产业化示范》,《简阳大耳羊规范饲养与产业化示范》等项目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空分工业,橡胶工业,制造工业,医药化工业,医疗器械等产业方面的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科技创新突出。
教育现状
简阳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远近闻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为各大专院校和简阳建设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简阳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76所,在校学生24.18万人。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职业中学、重点普通中专各一所,分别是:简阳中学、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和四川省卫生学校;有省级重点职业中学一所——平泉职业中学;有市(地)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所,分别是:阳安中学、石桥中学、贾家中学、三岔中学;有教师继续教育学校一所——简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简阳有教职工10688人,全市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960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6.8%、80.6%、44.2%。全市获高级职称的教师214人,中级职称的2784人,初级职称的6104人。全市幼儿入园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74.3%、100%和97.6%;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99.87%和97.35%。成功培养出30名知名教师和24名知名校长,高考上线总数在兄弟县市区中多年保持第一。
高等教育(3所)
四川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简阳分院
简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平泉高级职中基础上筹建中)
简阳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筹建中)
成人教育
四川省简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校,正县级事业单位。)
中等教育
简阳中学(百年名校、国家重点中学)
阳安中学(资阳市重点中学、资阳市首批示范性中学)
石桥中学(资阳市首批示范性中学)
贾家中学
三星中学
三岔中学
禾丰中学
养马中学
镇金中学
实验中学
简阳高级职业中学(国家重点职业中专)
简阳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石板凳镇)
简阳市草池职业中学
简阳市云龙职业中学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简阳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山水景观、风景名胜等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
简阳市境内的“两湖一山”旅游区确定为 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两湖一山”旅游区位于成都市区东南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交汇地带,距成都中心城区最近仅20千米,以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脉(核心景区为丹景山、天成山、长松山和张家岩)为主体,总体简称“两湖一山”,涉及面积500多平方千米。依托山水生态、川西民居民俗、蜀文化、洛带客家文化、龙泉桃花节等。
三岔湖被誉为“天府明珠”,北距成都50公里,东距简阳市区32公里,湖岸线周长240公里,大小岛屿114个,1993年被香港列入《世界名湖名库》。
龙泉湖有“人间瑶池”之美称,湖形奇特,状如蝌蚪,距成都市区仅38公里,湖岸线周长54公里,14座形态各异的岛屿和湖尾“十里长峡”,使龙泉湖自成幽绝风韵,令游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
丹景山自古便是蜀中胜地,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民间传说,有“五龙朝丹景”、“阿斗读书台”、一树三身的古柏(忠烈柏),附近还有三国虎将屯兵地“张飞营”。五凤山森林公园有珍奇的鸳鸯藤和古刹黑水寺,是理想的度假、旅游景点。 樱桃沟、葫芦坝的旅游资源也在开发中。
人文景观
简州八景
久负盛名的“简州八景”至今犹存:建于宋代的圣德寺白塔,历经八百年沧桑仍巍然矗立于城南,名为“一塔凌云”;沱江东岸的印、鳌二山,两山对峙,似捧托壁星,形成“印鳌拱壁”的胜景;“金绛流虹”是指入夏时金水(沱江)清、绛水(绛溪)浊,二水相汇,如长虹贯入江中;“四崖泛月”,指东崖、西崖、南崖、北崖环列城郊,面临江水,月印江中的美景;“朝阳曙阁”,是城北沱江边朝阳洞及洞前旧有朝阳阁古迹;城西绛溪西岸有宋代状元许奕读书处的龙门洞,又因溪水似锦,故名“龙门锦浪”;旧时每遇科考之年有中试者,简城公园内古学宫前池中即有荷花开放,因此得名“应第莲池”;简城金、绛二水会合处,常有渔舟聚集,朝出暮归,入夜则渔火似星辰闪烁,故称“渔村暮艇”。
简阳自古人文鼎盛,名贤辈出。古有“简州四状元”,今有著名现代作家罗淑、周克芹;出土的恐龙化石、东汉石棺精美画像、逍遥洞汉碑倍受海内外学者专家的重视和推崇。
奎星阁摩岩造像:
奎星阁位于东溪镇,傍沱江东岸,建于宋庆历二年(1042年)。阁有五层,每层高约2丈余。1964年奎星阁被毁。奎星阁摩崖造像分布奎星阁下长15米、高7.5米的岩壁上。现存1927年重建庙宇,有宋、明摩崖造像34龛108尊,题记3处。
简阳圣德寺塔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阳圣德寺塔
简阳圣德寺白塔位于简阳城南一公里处,始建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夏,竣工于嘉泰二年(1202年)秋。塔高37.9米,属砖石仿木结构、四周攒尖顶、十三级密檐式佛塔。外部建筑特色:其方形平面及位于寺院中轴线上的特点仍具唐代遗风;高达五米的基座国内罕见;塔身虽为密檐式,但造形仍仿楼阁式;第三级四面精巧秀丽的八座抱厦和第七级的两座舍利塔造型,国内仅见。内部结构特点:塔内共四层,塔身剖面为双层结构,里层为塔心室,外层为厚壁,中间夹以回廊,石质楼梯置于回廊中,梯级安排为“壁内折上结构”。各层均有形制多样,大小不一的壁龛,斗拱、藻井等,叠涩拱顶错落有致。回廊两壁尚存百余幅宋人佛像壁画,绘制技法娴熟,色彩艳丽,立体感强,无论线描勾勒,还是敷色晕染,均具唐代风韵。《图书集成》称该塔为“州之文笔”,素有“一塔凌云”美誉而名列简阳八景之首。
题 名 塔
位于石盘镇白塔村。始建于清光绪壬寅年。该塔座南向北,方形石结构十一级密檐式塔,层层上收。塔顶为攒尖顶,正北下三层,各层均开有拱顶门,以上每层四面均开有拱卷形窗,第四级正面开双园窗。正北面第十一级到第九级阴镌楷书“题名塔”。第八级到第五级镂空“福、禄、寿、喜”四字。塔内为空心,塔基为石砌素面,垂带式踏道5级。塔身通高26.4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