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有哪些课程
一 教育类专业学习的课程有哪些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建议大家第一轮复习以其中一本为主,兼顾其他版本,相互补充,通读一遍,然后参考其他综合用书。
二 教育学有哪些专业
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心理学专业,师范类的重点大学,现在可以报读春季班班,我知道。
三 教育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3)教育学原理专业有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教育学专业它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小学教育和数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等专业。其中,教学论是着重对教学方面的研究,它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做好教学这件事的行事依据,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论与教学论难以说有明确的划分界限,至今有三种理解,教学论中包含课程论,课程论中包含教学论,教学论与课程论有交叉部分。所以一般这两个专业所学内容大致相同,有很多高校所开设的就是“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不会分的如此详细。
教学论与课程论适合本科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来选择,可以帮助你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些教学方面的理论,更好的帮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 教育学专业主要学些什么 开设课程有哪些
教育学是复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制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五 教育学本科都学哪些课程
课程很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通论、中外教育史、德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等,具体你可以看本科专业的招生简介。
六 教育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课程理论。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
七 教育学学哪些课程
教育学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一、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育学主修科目: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
八 教育学主要学习一些什么课程
教育学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基本训练,掌握属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一、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育学主修科目: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当做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结合当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背景,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社会即学校的核心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样的话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即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认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因此在答主观题的时候也可以加入这些观点作为自己加分亮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